秃笔戏扫凡马空,人间始识天厩龙。
山城逼窄那得有,注目万里生长风。
奚官缓牵紫丝鞚,好头不着黄金笼。
时平诸番尽入贡,此是玉花于阗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马画。下面是对每一联的具体解读:
- 首联:“秃笔戏扫凡马空,人间始识天厩龙。”
- 译文:用秃笔轻扫,那些普通的马显得毫无生气;直到这一刻,人们才真正见识到了那如龙般的神骏。
- 注释:秃笔:指画家使用的一种特制的毛笔,通常用于勾勒细节。凡马(普通): 普通的马。天厩(gōng):古代皇家养马的场所,比喻非凡的马。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画家通过自己的技艺,将平凡的马转化为具有生命力和神韵的画作。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在于画家对马的精神特质的捕捉和表达。
- 颔联:“山城逼窄那得有,注目万里生长风。”
- 译文:在狭窄的山城中难以找到这样的马,它的目光远眺万里,仿佛生长着蓬勃的生长之风。
- 注释:山城(shān chéng):指因地势险要而形成的城镇。生长之风:这里形容马的眼神充满生机和力量。
- 赏析: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画作中马的神韵,马的眼神不仅展现了它的高贵气质,也表达了它超越平凡、向往远方的情怀。
- 颈联:“奚官缓牵紫丝鞚(kòng),好头不着黄金笼。”
- 译文:一个官员缓缓地牵着那紫色丝绳的马鞍,它的头部装饰并不华丽,却显得更加珍贵。
- 注释:奚官:古代对少数民族官员的称呼。紫丝鞚:紫色的丝绳制成的马鞍,象征着地位。黄金笼:华丽的马鞍或笼头,常用来装饰马匹以彰显身份。
- 赏析:这里的描写突出了马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的结合,通过与官员的对比,展示了马的朴素与尊贵。
- 尾联:“时平诸番尽入贡,此是玉花于阗骢。”
- 译文:和平之时,各地的使节都向朝廷进献珍奇异宝,而这匹如玉花般美丽的于阗骢马,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 注释:时平:指国家安定。诸番:泛指周边的各个民族或国家。玉花于阗骢:形容马的美丽如同玉花一样绚烂。于阗:古国名,今新疆和田一带。骢(cōng):一种古代战马的名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泰民安时期文化交流盛况的赞美,同时也突出了画作中所展示的马作为“宝物”的地位和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马的形象和气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艺术眼光和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同时,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刻画,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