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汤溪上,未必无国珍。
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
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
公侯宁有种,自致唯斯文。
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
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
穷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
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
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訚訚。
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

【注释】

乃知汤溪上,未必无国珍:知道这个汤溪上一定有宝物。

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磨琢才能成为器物,如果不磨琢就会变成荆棘。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虽然我不是文翁,但立志让风俗淳朴。

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也不是善于辩论的人,只是以诚恳的态度劝导他们。

公侯宁有种:难道做公侯的就一定是种吗?

自致唯斯文:自己努力得来的只有文化知识而已。

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四川的学问非常简陋,师友关系一定要密切。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还应该听我说一番话,既然学习就必须努力勤奋。

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不勤奋就像没有学过一样,勤奋学习才能成就自身。

穷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即使一生穷困潦倒也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学者,而一旦发达了就可以为国家出力成为著名的大臣。

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只怕学不到家,否则一定会被埋没。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如果不是为了名誉,还不如重新学习。

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十户人家中有忠信之人,见到的人都很少有人能够遵守。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訚訚:等到大家聚拢在一起观察一年之后,优秀的人才就会出现。

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一个人精通了诗礼之道就能成为国家宾客。

【赏析】

《云安监劝学诗》,是唐代大诗人韩愈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劝勉学生努力学习、勤奋进取的诗歌。全诗八句十六字,语言平易,寓意深刻,用典恰当。

首联写“汤溪上”必有“国珍”。颔联说磨砺可以成为器物,如果不磨砺就会变坏;人如果没有学识和修养就不能成才。颈联说自己不是文翁那样的教育家,但立志让天下的风俗变得淳朴;不是善于辩论的人,只是以诚恳的态度劝导他们。尾联写公侯不一定都是天生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四川的学问很简陋,师友关系一定要密切。最后勉励学子努力学习,勤奋进取。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劝勉学生努力学习、勤奋进取,不要贪图功名利禄而不求甚解。它表达了作者对学生的期望和关怀,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