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青灯夜对床,冷猿声里早梅香。
一从去棹冲寒雪,几度凭阑到夕阳。
秋思渐于蝉外觉,别愁空入雁边长。
梧桐解得离人意,不遣西风叶尽黄。
诗句释义与赏析:
“忆昔青灯夜对床” - 回忆起过去的夜晚,两人共处一室,一盏青灯相伴。”青灯”通常指微弱的灯光,象征着昏暗或孤独。”夜对床”可能指的是在深夜时分共同度过的时光,这种时刻常带有深情和怀旧的色彩。
“冷猿声里早梅香” - 在寒冷的猿猴叫声中闻到了梅花的芬芳,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可能是冬季)。”冷猿声”可能是指猿猴的叫声在冬天显得更为凄凉,而”早梅香”则表达了梅花在冬天绽放时的清香。
“一从去棹冲寒雪” - 自从离开后,面对的是冰冷刺骨的雪景。”棹”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船桨,是划船的工具,而”冲寒雪”形象描述了在寒冷天气下仍努力前行的情景。
“几度凭阑到夕阳” - 多少次我倚靠在栏杆上,直到夕阳西下。这里的”夕阳”象征一天即将结束时的宁静和美丽,也暗示着离别后的等待和期盼。
“秋思渐于蝉外觉” - 秋天的思念似乎随着蝉鸣声越来越清晰。蝉鸣是夏季的象征,而秋天的思念则是更深远、更持久的,反映了时间对情感的影响。
“别愁空入雁边长” - 离愁似乎随着大雁飞行的方向延伸得越来越远。”雁边长”可能意味着离愁如同远方的大雁一样,无边无际。
“梧桐解得离人意” - 或许梧桐树能理解离别之人的心情,尽管它不会说话,但仍然陪伴在身旁。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希望与梧桐树沟通的情感寄托。
“不遣西风叶尽黄” - 不要等到西风将树叶吹黄,才让人意识到季节的变化。这里的西风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叶子变黄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总结: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画面感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亲密关系的怀念以及离别后的孤独和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青灯、冷猿、早梅、寒雪、夕阳等,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哀愁的夜晚氛围。同时,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变换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