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自动岂关情,能作人间物外声。
暝聒一堂无客梦,晓悲千嶂有猿惊。
庙中奏瑟沈三叹,堂下吹箫失九成。
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这首诗是诗人董伯懿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次韵”表示这是对原诗的一个回应或模仿。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七言律诗的内容:
第1句: 天机自动岂关情,能作人间物外声。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大自然自有其规律和力量,它不需要人类的感情来驱动。这里的“天机”指的是自然的法则和力量,而“岂关情”则表明这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无关。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第2句: 暝聒一堂无客梦,晓悲千嶂有猿惊。
这句诗描绘了日落时的宁静景象,以及早晨时分山谷中传来的猿猴叫声。”暝聒”形容夜晚安静无声的氛围,但在这里却因猿猴的叫声而变得喧闹。”晓悲”则是指清晨时分的景象,猿猴的叫声给寂静的山岭带来了悲伤的气氛。
第3句: 庙中奏瑟沈三叹,堂下吹箫失九成。
这句诗描述了在庙宇中的演奏和音乐的完美程度。”奏瑟”指的是演奏古琴,”沈三叹”意味着演奏者沉浸在音乐之中,仿佛经历了三个叹息的过程。”失九成”则暗示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以至于达到了接近完美的境界。
第4句: 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这句诗批评了那些只追求华丽外表而不注重内涵的人。”郑卫”通常指的是音乐风格华丽且带有靡靡之音,而”直须闻此始心清”则是说只有听了这首古诗,才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和对音乐艺术的评价,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天机、自然、动物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对世俗浮躁的批判态度,呼吁人们应该关注内心,追求真正的内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