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
歌钟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间。
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
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尤宜向此闲。
【注释】
裴使君:指裴行俭。
拟岘台:即《岘山怀古》,为作者的名作。
羊公:指晋代羊祜,他曾在岘山上立碑,并作《登高赋》,后被追封为襄阳侯。
殷地:声色繁华的地方。
大堤:指东吴孙权所筑的江边长堤,又称“白沙堤”。
清汉:指长江。
缓带:指宽松衣带,悠闲自得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裴使君所作的一篇《岘山怀古》的和诗。
首句“君作新台拟岘山”的意思是说裴使君新建了一座台,这座台子就如当年羊祜的岘山。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之情,也表达了对裴使君的赞美之情。
颔联“歌钟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间”,是说裴使君登上新楼,歌声四起,歌舞升平,仿佛置身于千载之前羊祜的时代一样。这里既有对裴使君的赞美,也有自己对历史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受。
颈联“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描绘了裴使君的新楼所处的环境。这句诗既写出了裴使君新楼的宏伟气势,也写出了周围环境的优美和谐。
尾联“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尤宜向此闲”,是说现在天下太平,没有战乱之苦,裴使君可以在这里悠闲地度过每一天。这句诗既表达了对裴使君的祝贺之情,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裴使君的赞美之情,也有对历史的怀念之意,更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