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
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
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
仁人义士埋黄土,只有粉墨归囊褚。
燕侍郎山水
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
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
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排律诗。诗人通过描绘燕侍郎的山水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类情感的赞美。首句“往时濯足潇湘浦”以时间为线索,勾勒出燕侍郎的足迹遍布潇湘地区。接下来,“独上九疑寻二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场景中。“苍梧之野烟漠漠”和“断垄连冈散平楚”分别描绘了苍梧山的壮丽景色和丘陵起伏的自然景观。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燕侍郎的山水之美,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最后一句“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命运的关注和感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王安石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注释:
- 往时:过去的时光。2. 濯足:洗脚的意思。3. 潇湘浦:指湖南的湘江和潇水汇合处的渔夫村市,为古时名胜地。4. 独上:独自攀登或前往。5. 九疑:山名,在今衡阳县北,相传尧舜禹曾登此山。6. 苍梧之野:泛指洞庭湖一带地方。7. 烟漠漠:烟雾弥漫的样子。8. 断垄连冈:形容地形连绵起伏,如断似连。9. 暮年:晚年。10. 伤心:心中悲痛。11. 波浪阻:因波浪阻隔而感到悲伤。12. 不意:没有料到。13. 画中:绘画中。14. 燕公:燕王的官职,此处指燕侍郎。15. 侍书:侍奉文书,管理文书工作。16. 王:指燕王。17. 笔:指书法技艺。18. 终不与:坚决不给。19. 奏论:向朝廷上奏的建议或议论。20. 谳死:审判定罪而死。21. 误当赦:错误地应当被赦免。22. 全活:保全生命。23. 今:现在。24. 何可数:怎能说得完呢?
译文:
以前在潇湘的小镇洗过脚,独自上山寻找两个美丽的女子。
苍梧山的野外烟雾蒙蒙,断崖连绵的山峰分散着平原上的草木。
晚年伤心于波浪的阻隔,没想到画中还能看到你的身影。
燕公侍奉燕王撰写文书,但燕王始终不肯给他笔墨。
在朝堂上上奏建议而被错判死刑,后来却被赦免并保全了性命,如今又怎能说清他的功劳和影响呢?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所作,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作者年轻时在潇湘地区的经历以及他对燕侍郎的敬仰之情。首句“往时濯足潇湘浦”,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足迹遍布潇湘地区的壮举,展现了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接着,“独上九疑寻二女”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场景中,让人不禁对其中的故事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燕侍郎的描绘。“苍梧之野烟漠漠”,以烟雾弥漫的苍梧山为背景,营造出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断垄连冈散平楚”则描绘了丘陵起伏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幅壮阔的画面。这些诗句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最后一句“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命运的关注和感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王安石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