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霍邱上,可以望九州。
衮衮蔡河底,日夜无停留。
子与山水近,官冗亦少休。
登高望我居,寄书托东舟。
非唯慰我思,亦以解子忧。
我欲问子讯,冰泥塞邗沟。
又欲识子处,东山岂高邱。
惜哉所处异,会合宁易求。
何时春风来,从我繁台游。

诗句释义

1 峨峨霍邱上,可以望九州。 - “峨峨”形容山势高峻,“霍邱”是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的淮河中游南岸。这里指的是霍邱山脉,其地势高耸,远望可以看见周围的大片地区。”九州”指中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峻的霍邱山上,能够俯瞰整个中国大地的景象。

  1. 衮衮蔡河底,日夜无停留。 - “衮衮”形容河水流动的样子,“蔡河”是中国一条重要的河流,发源于河南省境内,流经多省,最终汇入淮河。这句诗描绘了黄河在地下蜿蜒流淌的情景,强调河水的持续流动。”昼夜无停留”意味着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河流都在不断地流动。

  2. 子与山水近,官冗亦少休。 - “子”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友人或亲人,“山水近”表示他们与自然山水环境接近,生活状态相对轻松。”官冗亦少休”则指出由于官职繁忙,他们能休息的时间并不多。

  3. 登高望我居,寄书托东舟。 - “登高望我居”中的“登高”通常指登上高处,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登高来观察自己居住的地方。”寄书托东舟”则暗示诗人通过书信将自己的思念传达给他人。这里的“东舟”很可能是指东边的船只,用来传递书信。

  4. 非唯慰我思,亦以解子忧。 - “慰我思”表达了诗人收到书信后的心情,书信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慰藉。”亦以解子忧”则说明诗人的书信也能为他的友人带来宽慰和解决他们的忧虑。

  5. 我欲问子讯,冰泥塞邗沟。 - “讯”意为询问,“冰泥塞邗沟”中的“冰泥”指的是冻结的泥土,而“邗沟”是古代扬州到长江一带的水陆交通要道。这句话可能是描述诗人想要询问他的朋友是否因为某些原因(如水路不通)而无法前来相见。

  6. 又欲识子处,东山岂高邱。 - “识”意为认识或了解,“东山”在这里可能是朋友隐居的地方,也可能是诗人所向往的地方。”高邱”则指的是较高的山峰或高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了解并记住他朋友的住处,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隐居之地的赞美。

  7. 惜哉所处异,会合宁易求。 - “惜哉”表示遗憾之情,“所处异”意味着朋友的生活环境与诗人不同。这句话反映出尽管诗人非常希望与朋友相聚,但实际上这种团聚并不总是容易实现。

  8. 何时春风来,从我繁台游。 - “繁台”指繁华的城市或热闹的地方,“游”意为游玩或游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期待春天的到来,希望与朋友在繁盛的舞台上相聚畅游的愿望。

译文

站在霍邱山上,我可以看到广阔的中国大地。
河水在地下流淌,日夜不停息。
你与我同住山水之间,官途忙碌也少有闲暇。
我登高远望你的住所,通过书信寄托我的思念。
我的思念不仅能让你的心灵得到安慰,也能解除你的忧愁。
我想向你询问你的安危,却只能收到冰冻泥土堵塞的邗沟的消息。
我也想了解你所在之处,但东山难道不是高高的山峰吗?
遗憾我们身处的环境不同,相聚的机会难以轻易找到。
何时我能等到温暖的春风,与你一同在繁盛的城市里游玩?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首句通过“可以望九州”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所能见到的广阔视野。第二句“衮衮蔡河底”则用来形容河水流动不息的状态,象征着友情的长存与不断。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登高望我居”“寄书托东舟”等动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期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相聚难的感慨以及对重逢时光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友情的思考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