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无际接云烟,举酒登临夕照前。
坐送落霞还杳霭,倚看明月上高圆。
清谈浩渺河源注,丽句纵横绣段连。
归去凤池知不日,山城岑寂记今年。
【注释】
- 湖光:指洞庭湖。
- 无际:无边无际。接云烟:形容湖水与天空交融,如云烟相接。
- 举酒登临:举起酒杯登上高处观赏。夕照前:夕阳西下时(即傍晚)。
- 坐送落霞还杳霭:坐着看着夕阳渐渐消失在山的深处。
- 倚看明月上高圆:靠着观看月亮逐渐升高到圆满。
- 清谈:指清新的谈论或高雅的谈话。浩渺:广大无边。河源注:黄河源头的水流。
- 丽句:优美的诗句。纵横:交错、排列。绣段:绣品。这里指织锦的花纹。连:连续不断。
- 归去:回到家后。凤池:皇宫中的水池。知不日:不知道什么时候。
- 岑寂:寂静无声。
【赏析】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是诗人和好友秦寿之同赏中秋之月而作的诗。全诗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写景状物,抒情言志,浑然一体,意境优美,语言明快流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月名篇。
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洞庭秋月图。诗人站在湖边观赏洞庭湖上的月景,只见湖光和云烟相接,天幕一般广阔,一轮明月在湖面上徐徐升起,把湖面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举杯登高,放眼远望,晚霞在山间消失,一轮明月高悬在湖中,皎洁的月光映衬着碧波荡漾的湖面,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第三、四句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观月情景的感怀。诗人坐着看着夕阳西沉,渐渐地消失在山的深处;靠着观赏月亮逐渐升高到圆满,不禁想起当年与友人共赏中秋月的美好时光,感慨万分。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回归京城生活的祝愿。希望朋友早日回到朝廷担任要职,使山城恢复往日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湖光、月色的描绘以及诗人自己观景的感受,抒发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