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参天翠作堆,云中石栈为谁开。
楼台正倚双峰起,香火曾瞻四祖来。
霜重静闻秋子落,风高愁听晓猿哀。
当年松上花何似,五叶依然映紫苔。
古木参天翠作堆,云中石栈为谁开。楼台正倚双峰起,香火曾瞻四祖来。霜重静闻秋子落,风高愁听晓猿哀。当年松上花何似,五叶依然映紫苔。
注释:古木参天的树木,翠绿如堆,云雾中的石栈为谁而开?楼台正倚双峰而起,香火曾瞻四祖(指禅宗的四代祖师)而来。霜重静听秋天的落叶落下,风高愁听清晨的猿猴悲鸣。当年松上的花朵,如今和那五瓣松树相比,又显得如何?它们仍然像是在紫苔上映出的影子一样。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深沉的画面,充满了禅意和哲理。首句以“古木参天翠作堆”开篇,展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树木茂盛,翠绿色如同山堆一般。第二句“云中石栈为谁开”,则将画面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仿佛在云雾缭绕之中,神秘的石栈悄然开启,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第三句“楼台正倚双峰起”,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雄伟壮观,楼台依傍着两座山峰而起,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寺庙内景象的描述。第四句“香火曾瞻四祖来”,描绘了人们在寺庙内烧香拜佛的场景,他们曾经瞻仰过禅宗的四代祖师,这表达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和敬仰之情。第五句“霜重静闻秋子落”,则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寒霜加重时,静听着秋天的叶子落下的声音,给人以深深的沉思和感悟。第六句“风高愁听晓猿哀”,描绘了清晨时分,风声呼啸,猿猴哀嚎的情景,给人一种凄凉和悲伤的感觉。最后一句“当年松上花何似,五叶依然映紫苔”,则将视角转回到了寺庙前的松树上,当年的花朵已经凋零,但那五瓣松树依然矗立在阳光下,仿佛在映衬着紫色的苔藓。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同时,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