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明文采灿星宿,子全道义高金玉。
伤哉二子不可见,墓上悲风号拱木。
逢君论友话偶及,令我吞声为渠哭。
因渠感君不我鄙,远寄锦囊诗一轴。
有如贝阙罗珠玑,东攫西拿厌吾欲。
又如康衢走骐骥,朝越暮燕惟尔逐。
匹夫获罪坐怀璧,谁使夜光冲蔀屋。
仲尼知本故称水,请看悬崖泻飞瀑。
我从二子方弱冠,俯仰三终同转毂。
壮年登第今已老,碌碌无奇堪齿录。
羡君节操似松筠,雪里高标仍绝俗。
已将义命等穷途,肯为身名强荣辱。
高情慷慨怜衰晚,妙句纵横丐膏馥。
开缄反复读数过,骨竦毛森头觳觫。
施隆报蔑君勿诮,明月轻投得鱼目。
人生遇合会有日,行矣鸣驺入空谷。
燮调元化坐庙堂,长使斯民歌鼓腹。

酬潘县尉

尧明文采灿星宿,子全道义高金玉。

伤哉二子不可见,墓上悲风号拱木。

逢君论友话偶及,令我吞声为渠哭。

因渠感君不我鄙,远寄锦囊诗一轴。

有如贝阙罗珠玑,东攫西拿厌吾欲。

又如康衢走骐骥,朝越暮燕惟尔逐。

匹夫获罪坐怀璧,谁使夜光冲蔀屋。

仲尼知本故称水,请看悬崖泻飞瀑。

我从二子方弱冠,俯仰三终同转毂。

壮年登第今已老,碌碌无奇堪齿录。

羡君节操似松筠,雪里高标仍绝俗。

已将义命等穷途,肯为身名强荣辱。

高情慷慨怜衰晚,妙句纵横丐膏馥。

开缄反复读数过,骨竦毛森头觳觫。

施隆报蔑君勿诮,明月轻投得鱼目。

人生遇合会有日,行矣鸣驺入空谷。

燮调元化坐庙堂,长使斯民歌鼓腹。

注释:

  1. 尧明(yáo míng):指唐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
  2. 子全:指杜甫的友人王季友和王十三娘。两人均被安史之乱所害,因此杜甫有“二子”之说。
  3. 二子:指王季友、王十三娘。
  4. 不可见:不能见到他们的尸体。
  5. 拱木:墓碑。
  6. 君:指杜甫的朋友潘孟阳,字大临,河南人,与杜甫交好。
  7. 论友:谈论朋友。
  8. 吞声为渠哭:形容自己悲伤到说不出话来。
  9. 贝阙罗珠玑:指宫殿华丽,珠宝堆积。
  10. 康衢(kāng qú)走骐骥:康衢指宽阔平坦的道路;骐骥指千里马。比喻仕途得意,奔驰四方。
  11. 朝越暮燕:指日夜奔波忙碌。
  12. 坐怀:坐着的时候。
  13. 松筠(qín):松树青翠挺拔,筠指竹节,比喻品德高尚。
  14. 夜光:指美玉。
  15. 仲尼知本故称水:孔子以水为喻,说明他了解自己的本性,所以称自己为“水”。
  16. 行矣:表示告别。
  17. 鸣驺(shōu):驱车前行的声音。
  18. 燮调元化:指调节治理国家的政治措施。
  19. 长使:使永远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好友潘孟阳的。潘孟阳在天宝年间担任过宰相,但后来被陷害致死。杜甫对此深感痛惜,因此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哀悼和慰问。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尧明文采灿星宿”,这是对潘孟阳文采的赞美。然后我们看到的是“子全道义高金玉”,这是对潘孟阳德行的肯定。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伤哉二子不可见”,这是对于潘孟阳不幸遭遇的同情。然后我们看到的是“墓上悲风号拱木”,这是对于潘孟阳死后的哀悼。接着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逢君论友话偶及”,这是对于潘孟阳友情的怀念。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令予吞声为渠哭”,这是对于潘孟阳不幸遭遇的痛苦感受。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因渠感君不我鄙”,这是对于潘孟阳人格魅力的赞美。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远寄锦囊诗一轴”,这是对于潘孟阳友情的珍视。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有如贝阙罗珠玑”,这是对于潘孟阳宫殿华丽的赞美。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东攫西拿厌吾欲”,这是对于潘孟阳权力欲望的讽刺。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又如康衢走骐骥”,这是对于潘孟阳官场得意的嘲讽。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朝越暮燕惟尔逐”,这是对于潘孟阳日夜奔波的讥讽。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匹夫获罪坐怀璧”,这是对于潘孟阳无辜受害的同情。最后我们看到了“仲尼知本故称水”和“请看悬崖泻飞瀑”,这是对于潘孟阳人格魅力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