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烟去人高,暮色上天半。
山衔日入深,云伫星出缓。
涂昏归鞍长,林近去翎短。
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
南城岌高跻,近野匝四坦。
来期遐思舒,暮云所见罕。
星星飐风灯,历历吹月琯。
静乐遗世喧,清思破尘懒。
心通江海浮,气寒天地满。
兹兴将谁同,儿辈未宜算。
【解析】
此诗为七绝。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了暮行中所见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浅显,意境优美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1)晴烟去人高,暮色上天半。(注释:傍晚时分,天边出现淡淡的云烟。)
译文:傍晚时分,天边出现的是淡淡的云烟。
赏析:首句描写了晚霞映照下的天空景色,“晴”字点明时间,“去”字写出天空的广阔无垠,“人”字写出了人的渺小,“天半”二字写出天空的辽阔。
(2)山衔日入深,云伫星出缓。(注释:山峦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秀丽,云雾缭绕着群星缓缓升起。)
译文:群山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秀丽,而那层薄的云雾也似乎在星星的映衬下徐徐升起。
赏析:诗人用“衔”“待”“缓”等动词,把山、云、星等景物刻画得生动传神,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3)涂昏归鞍长,林近去翎短。(注释:天色已暗,诗人驱马前行。树林逐渐靠近,鸟儿飞得越来越低。)
译文:天色渐暗,诗人骑马继续前行,树影也越来越小。
赏析:诗人用“涂”、“长”、“去翎短”来描写路途上的景象和心情变化,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之情。
(4)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注释:夜幕降临时,我依然感到疲倦不堪。漫长的路途中行进缓慢,步履蹒跚。)
译文:夜晚来临,诗人仍然感到疲惫,行走缓慢。
赏析: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倦怠之情。
(5)南城岌高跻,近野匝四坦。(注释:向南城望去,它巍峨耸立,环绕着田野,地势平坦开阔。)
译文:向南城望去,它巍峨耸立,四周环绕着田野,地势平坦开阔。
赏析:诗人用“岌高跻”、“匝四坦”等词语描写了地形地貌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了南城的雄伟壮观。
(6)来期遐思舒,暮云所见罕。(注释:希望早日到来,思绪可以舒展,但黄昏时看到的云彩却十分罕见。)
译文:期待早日到来,思绪可以舒展,但是黄昏时看到的云彩却十分罕见。
赏析:诗人用“期”、“遐思舒”等词语表达自己的期望和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孤寂感。
(7)星星飐风灯,历历吹月琯。(注释:星星在风中摇曳生姿,就像明亮的风车,月亮也被吹得闪闪发光,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译文:星星在风中摇曳生姿,就像明亮的风车,月亮也被吹得闪闪发光,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赏析: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星星和月亮比作风灯和风车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美丽景象和自己的愉悦之情。
(8)静乐遗世喧,清思破尘懒。(注释:宁静的快乐使人忘却世俗的喧嚣,清澈的思考使心灵变得慵懒。)
译文:宁静的快乐使人忘却世俗的喧嚣,清澈的思考使心灵变得慵懒。
赏析:诗人用“静乐”、“破尘”等词语表达了自己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之情。
(9)心通江海浮,气寒天地满。(注释:心胸宽广如同江海一样宽广,气质高洁如天地般寒冷。)
译文:心胸宽广如同江海一样宽广,气质高洁如天地般寒冷。
赏析:诗人用“通”“浮”“寒”“满”等词语表达了自己的胸怀宽广、志向远大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10)兹兴将谁同,儿辈未宜算。(注释:这种兴致只有我自己能够理解,我的儿子们还不值得考虑。)
译文:我的兴致只有我自己能够理解,我的儿子们还不值得考虑。
赏析:诗人用“兹兴”一词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儿子们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