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多穿风,冷烛无定焰。
滴沥随衣泪,反覆到心念。
趋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堑。
病拙未为疗,膏肓不容砭。
无家可容归,有灶亦断掭。
凫短鹤胫长,饮啄两自赡。
天有不可问,何独于我欠。
吾观序卦辞,否乃适泰渐。
而余何为者,独此不见验。
譬如白为缁,一造遂永染。
久生人所羡,我独处之厌。
安得盖棺去,手足同一敛。
这首诗名为《夜坐》,作者不详,是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破窗多穿风,冷烛无定焰。”
注释:破败的窗户,风吹进来,带着寒意,蜡烛燃烧着,但光芒不稳定。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窗外的风透过破窗进入,带来了寒意;而蜡烛虽然点燃,但是光芒闪烁不定,给人一种孤寂和不安的感觉。
第2句:“滴沥随衣泪,反覆到心念。”
注释:泪水从脸颊流下,滴在衣服上,反复地思考。
赏析: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在深夜独坐时的心境,他似乎被孤独和忧郁所困扰,泪水不断流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痛苦。
第3句:“趋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堑。”
注释:追求生存却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家园就像陷入了深深的陷阱。
赏析: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困惑,他追求生存,但却不知道如何找到正确的出路,最终迷失了方向,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第4句:“病拙未为疗,膏肓不容砭。”
注释:即使病得很重,也无法治疗,就像无法治愈的病在胸口上刻上“膏肓”二字一样。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无助的感叹。他认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法恢复健康,就像胸口上刻有难以治愈的“膏肓”二字一样。
第5句:“无家可容归,有灶亦断掭。”
注释:没有家可以回去,即使有了灶台也无人做饭。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无家可归的无奈和悲哀。他虽然有了灶台,但却没有人来做饭,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6句:“凫短鹤胫长,饮啄两自赡。”
注释:凫鸟和鹤鸟相比,凫鸟短小而鹤鸟长高,它们都各自满足自己的饮食需求。
赏析:这句话以凫鸟和鹤鸟为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讽刺和不满。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如那些高贵的动物,但他们都能各自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7句:“天有不可问,何独于我欠。”
注释:天地之间有些事情是无法询问的,为什么只有我存在这样的问题?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他认为天地之间有些事情是不可解释的,为什么只有他在面临这样的问题呢?这反映了他对命运的无力和无奈。
第8句:“吾观序卦辞,否乃适泰渐。”
注释:我观察《周易》的卦辞,否极则泰,泰极则否,这是自然规律。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周易》卦辞的理解。他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否极则泰,泰极则否,这是宇宙间的常态。
第9句:“而余何为者,独此不见验。”
注释:我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呢?唯独这些我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没有得到验证。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写作目的的反思。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唯独这些事情没有得到验证。这反映了他对作品真实性的思考。
第10句:“譬如白为缁,一造遂永染。”
注释:比如说白色的布一旦染上黑色,就无法再洗掉。
赏析: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白色代表纯洁和美好,而黑色代表污秽和丑陋。一旦染上黑色,就无法再洗掉,象征着人生的不可逆转和无法挽回。
第11句:“久生人所羡,我独处之厌。”
注释:长久以来人们都羡慕的东西,我却对此感到厌恶。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的反感。他认为人们总是羡慕那些长久以来得到的东西,而他却对此感到厌倦和反感。这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坚持自我价值的态度。
第12句:“安得盖棺去,手足同一敛。”
注释:如果能让我安葬后,我的手脚就能同时放下,不再痛苦。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命的留恋。他认为如果能够安葬后不再受到折磨,那么他的手脚就能同时放下,不再感受到痛苦。这反映了他对生命终结的无奈和对解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