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开元夜宴图,锦为方丈玉为壶。
但夸北里楼吹笛,谁问长安米胜珠。
事去牵连难雪耻,愁来陪奉长霜须。
兔园岩穴皆时彦,一斗青精过刻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忆昔开元夜宴会:回忆起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夜晚,那时皇宫里举行盛大的宴会,热闹非凡。
  2. 锦为方丈玉为壶:用华丽的锦缎装饰着宫殿,用珍贵的玉石制成的酒壶摆放在桌子上。这里形容宴会的奢华和富丽堂皇。
  3. 但夸北里楼吹笛:北方的妓院中,人们吹奏着笛子,以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暗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开放和娱乐活动的盛行。
  4. 谁问长安米胜珠:在长安(今西安),人们争相购买珍珠来装饰自己,而粮食却显得微不足道。这句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超过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5. 事去牵连难雪耻:当那些事情已经发生并被遗忘之后,想要弥补过去的错误变得非常困难。这里的“雪耻”是指挽回名誉或尊严。
  6. 愁来陪奉长霜须:当忧愁降临时,人们往往需要通过饮酒来解忧,而这种酒往往是经过长时间的陈酿,就像长霜一样厚重。这暗示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方式,也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叹。
  7. 兔园岩穴皆时彦:在兔子园和岩石洞穴中,都是当时的贤才。这里比喻了当时的文人雅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一定的成就。
  8. 一斗青精过刻符:尽管只有一斗青色的灵丹妙药,但它的价值却超过了刻有符文的铜币。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唐朝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的“雪耻”、“愁来陪奉长霜须”等词语,都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寻求慰藉和自我安慰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