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圭璧能圆方,万钱一啜难轻偿。
奔腾千里羞贡篚,天应不数金钱纲。
侯家钱如大国楚,陵肉渑浆推大户。
早知烦滞厌膏粱,贵此新香两三数。
一朝百室困干戈,在十于今或去五。
老工既死无典刑,仿佛儿孙追故步。
谁令远寄山泽仙,来洗沈疴太华巅。
攻顽治癣恨无术,且共山头玉井莲。
殷勤更语抱琴客,不用君归人未眠。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的《谢人寄茶》。下面逐句解释:
建溪圭璧能圆方,万钱一啜难轻偿:这里的“建溪”是指产自福建建溪地区的名茶。“圭璧”通常用来比喻珍贵的物品,这里指茶叶如同精美的玉器一般。“能圆方”,意味着茶叶可以包裹住所有的味道,就像玉器能够包容其内的精华一样。“万钱一啜”指的是昂贵的茶价,即使是一小撮茶也价值万钱。“难轻偿”表示这昂贵而珍贵的茶难以轻易得到,人们对此深感珍惜。
奔腾千里羞贡篚,天应不数金钱纲:这句话描绘了茶叶从千里之外被运达的场景,它带着千里的香气和滋味,令人感到羞愧。“羞贡篚”中的“羞”字表明了人们对这种珍贵茶的喜爱和尊敬,“贡篚”则是一种古代用来装礼物的器具,这里用以形容茶叶的价值高到连传统的礼物都显得相形见绌。“天应不数金钱纲”表达了一种哲理,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无需通过金钱来衡量其价值。
侯家钱如大国楚,陵肉渑浆推大户:这里用“侯家”来比喻富贵人家的奢侈,而“楚”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楚国,因为楚国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国家。“陵肉渑浆”指的是美味佳肴,“推大户”则是推崇富贵人家。整句话表达了对富贵人家奢侈生活的讽刺。
早知烦滞厌膏粱,贵此新香两三数:这里的“烦滞厌膏粱”指的是厌倦了繁复的生活和油腻的食物。“新香两三数”则是指茶的独特香味,用数字来表达其稀有和珍贵。这句话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一朝百室困干戈,在十于今或去五:这里的“干戈”指的是战争中的兵器,常用来比喻争斗和战争。“百室”泛指众多家庭,“困干戈”意味着这些家庭因为战争而陷入困境。“在十于今或去五”则是指现在的情况比过去有所改善,但仍然有部分家庭遭受战争的影响。这句话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造成的破坏。
老工既死无典刑,仿佛儿孙追故步:这里的“老工”指的是经验丰富的工匠,“既死”意味着这些工匠已经去世。“无典刑”表示没有留下可以传承的技能。“仿佛儿孙追故步”则是指在这些工匠的指导下,后人仍然沿袭着他们的做法。这句话表达了对技艺传承的珍视和对前辈工匠的怀念。
谁令远寄山泽仙,来洗沈疴太华巅:这里的“远寄山泽仙”指的是将茶叶寄送到遥远的地方,可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品质或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仪式。“沈疴”指的是沉疴,即长期的疾病或病痛。“太华巅”则是指泰山的山顶,常被视为仙境。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寄来的茶叶的期待,希望能够通过饮用这茶来治愈自己的疾病或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攻顽治癣恨无术,且共山头玉井莲:这里的“攻顽治癣”指的是治疗顽固的疾病或去除皮肤病。“恨无术”表达了对治愈疾病的无奈和遗憾。“且共”则意味着暂且一同享受这份美好。“山头玉井莲”则是指高山上清澈的泉水中生长的莲花,常用来比喻纯净美好的事物。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殷勤更语抱琴客,不用君归人未眠:这里的“殷勤”表示恳切、热情。“更语”指的是再次交谈、讲述。“抱琴客”指的是弹琴吟诗的文人雅士。“不用君归人未眠”则是指即使您回家了,也不必担忧夜晚无人陪伴。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和祝福,希望他们即使在忙碌之余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寄茶的感谢之作。诗人以茶为媒,抒发了对友人深情厚意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茶叶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自然之美和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