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粘草露珠结窼,淮上人疑春未多。
扬州东部纷芍药,已与天地分中和。
双苞一色生同蒂,不是花妖是和气。
恩沾雨露力偏饶,来向人间自应贵。
栏边鼓彻无奈何,欲留白日谁挥戈。
练缃聊记旧容质,犹得胜士长吟哦。
八姨不列真妃上,大姨稳作昭仪样。
无双颜貌却成双,背立无言似惆怅。
淮南通守别花眼,曾向花前倾玉盏。
左看右看俱可人,欲选娇娘倩谁柬。
【题解】此诗为作者对友人范子济家双头芍药的赞美之作。
【注释】
①窼(wěi尾):指花蒂。②扬州:今属江苏,在淮南郡东部。③白日:太阳。
【译文】
烟雾缭绕草上露珠凝结在花蒂上,淮上的人怀疑春光尚未到来。
扬州东南部繁茂芍药,已经与天地和谐相融。
两朵花蕾颜色相同生长在同一蒂上,不是花妖而是和气生财。
它得雨露滋润力量偏多,来到人间自应受到珍爱。
栏边鼓声彻响无法可想,欲留住阳光谁挥戈?
练笺略记旧时容貌,还得到才士长吟哦。
八姨不列入真妃行列,大姨稳作昭仪样。
无双美丽却成双对,背立无言似惆怅。
淮南通守别眼花,曾向花前倾玉盏。
左右看皆可爱人,选娇娘倩谁柬。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写芍药之美。全诗以“双头”为题意,从多个角度描写了芍药的美丽。
首联“烟粘草露珠结窼,淮上人疑春未多”,是说烟霭萦绕着草木上的露珠凝结在一起,淮水以南的人都感到春天还未到来。“烟粘草露”形容芍药花瓣上附着的雾气,仿佛沾着草叶上的露水;“结窼”则是形容芍药花蒂上凝结着露珠。诗人描绘出一幅朦胧美丽的春景图。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芍药的外在美,也暗示了芍药的生机盎然与春天的蓬勃气息。
颔联“扬州东部纷芍药,已与天地分中和”,是写芍药在扬州东部盛开,已经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扬州东部”指的是芍药盛开的地方,“纷”是指繁多。诗人将芍药与天地相比,突出其美得超凡脱俗、无与伦比的程度,同时也暗示了芍药的生命力之旺盛。
颈联“双苞一色生同蒂,不是花妖是和气”,是说双头芍药的花苞颜色相同,生长在同一茎上,这种和谐之美不是花妖,而是天地间的和气生财。诗人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芍药以生命和灵性,强调了芍药的自然之美。
尾联“恩沾雨露力偏饶,来向人间自应贵”,是说芍药得到雨露滋润,力量强大而富有,来到人间自然会受到人们的珍惜和重视。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芍药的珍贵之处。
最后四句“栏边鼓彻无奈何,欲留白日谁挥戈?练缃聊记旧容质,犹得胜士长吟哦。”则转向描写芍药被人们欣赏的情景。“栏边鼓彻”指的是栏杆旁的鼓声,“无奈何”表示无奈之情。诗人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人们欣赏芍药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芍药的喜爱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芍药的描写,展现了其自然的美、和谐的美以及人们所珍重的价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生命力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