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桃花逐水流,三分春色二分休。
禁烟时节家家雨,种麦田园处处秋。
山际夕阳犹觳觫,林梢晓露忽軥辀。
客中物候催人老,那更分成两地愁。
【注释】
①麦秋:指小麦成熟的季节。
②休字韵:指诗的押韵要符合“休”韵部的规律。
③桃花:即桃叶,是春末夏初开放的花卉,此处泛指春天。
④禁烟:古时风俗,农历二月二十五日为清明节,民间有扫墓祭祖、禁烟火之俗。
⑤觳觫(hǔsǒu):恐惧的样子。
⑥軥辀(chóu):车辕。
⑦客中:指远离家乡在外作客的人。
⑧那更:哪里更加。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联“片片桃花逐水流,三分春色二分休”。桃花片片飘流而下,仿佛在随着流水前行。春天的气息已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即将消失。此句描绘了桃花随水漂流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春光的短暂与易逝。诗人通过桃花的凋零,表达了春天的无常之美。
第二联“禁烟时节家家雨,种麦田园处处秋”。禁烟时节,也就是清明时节,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扫墓祭祖,而此时正是雨水较多的时候。在农田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麦子已经成熟,田野一片金黄。此联描述了清明节前后的自然景色,以及农民辛勤耕种的场景。
第三联“山际夕阳犹觳觫,林梢晓露忽軥辀”。在山间,夕阳依然显得那么柔和,如同觳觫的羔羊。而在树林梢头,早晨的露水滴滴答答地落下,如同车辆的辘轳声。这一句描绘了夕阳和晨露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四联“客中物候催人老,那更分成两地愁”。在异乡作客,感受到的是物候的变化,这些变化让人感到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已经老了。再加上分别两地的相思,这种愁绪更让人难以承受。此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身处异地,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无论是春光的逝去、节日的忙碌、自然的变化还是别离的痛苦,都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他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