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一路到村南,尽是农人野叟谈。
鸟过江来平入树,牛沿堤去倒行潭。
蜻蜓影下波纹皱,䆉稏穗中秋意含。
日暮东坡浑似画,倚风无数水荭酣。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四年(1084年)任杭州通判时所作,表达了他在乡村生活的所见和所感。
首联:田家一路到村南,尽是农人野叟谈。
- 译文:田野间的小路一直延伸到村庄的南边,那里都是农民和老人在谈论着生活。
- 注释:田家,指田野间的生活;路,指小径直通向村落;村南,指村落的南方;农人,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野叟,指农村的老人。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农民和老人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
颔联:鸟过江来平入树,牛沿堤去倒行潭。
- 译文:鸟儿从江面上飞过,静静地落在树上,而牛则沿着河岸走,竟然倒着行走在水潭之中。
- 注释:江,指河流;鸟,指飞翔的鸟儿;过,指飞越;平,意为轻轻地;入,意为落;树,指树木;牛,指牛群;沿,意为沿着;堤,指河岸;倒行,意为逆着水流方向行走;潭,指水潭。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用简洁的词语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田野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颈联:蜻蜓影下波纹皱,䆉稏穗中秋意含。
- 译文:蜻蜓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使得波纹荡漾起来;稻穗上的秋意已经十分浓郁。
- 注释:蜻蜓,指蜻蜓飞舞;影,指影子;下,意为照射;波纹,指水面上的波纹;皱,意为荡漾;䆉稏穗,指稻穗;秋意含,意为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秋天的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尾联:日暮东坡浑似画,倚风无数水荭酣。
- 译文:太阳落山的时候,东坡的景色就像一幅画;微风吹过,无数水荭盛开,显得格外美丽。
- 注释:东坡,指东边的山坡;日暮,指太阳落山的时候;浑似,意为像极了;画,指画作;倚风,意为依靠着风;无数,形容数量众多;水荭,指一种花卉;酣,意为盛开。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之美。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了夕阳下的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夕阳下的景色比作一幅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