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山斋客梦阑,朔风吹鬓怯栏干。
黄花句里空相忆,青镜朝来独自看。
绝似东坡来海上,胜犹贾岛渡桑干。
木奴千树何须问,怀抱时因骥子宽。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黄花”和青镜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时表现了其闲适的生活态度。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答案】

①遥想山斋客梦阑:远思在山中书房中作客时的情景;

②朔风吹鬓怯栏干:北风凛冽地吹着鬓发,使人感到有些胆怯;

③黄花句里空相忆:黄花是秋日的象征,这里用黄花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

④青镜朝来独自看:早晨起来对着青翠的镜子梳妆打扮,独处无聊,不禁想起远方的朋友;

⑤绝似东坡来海上:苏轼曾在岭南为官,这里以苏轼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

⑥胜犹贾岛渡桑干:贾岛曾到过桑干河一带,这里是说自己的游历胜过贾岛;

⑦木奴千树何须问:木奴指柑橘,这里用木奴来代替自己,意思是说,自己并不需要询问;

⑧怀抱时因骥子宽:骥子代指良马,说自己有良马相伴,胸怀自然宽广豁达。

赏析:

首联写远想山中作客的情景:“遥想山斋客梦阑,朔风吹鬓怯栏干。”诗人想象自己身居深山的茅舍之中,夜半醒来,只见朔风吹拂,冷意袭人。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寓情于景,暗寓羁旅之苦,表达了诗人孤寂难耐、思归之情。

颔联由想象转为现实,诗人看到院子里飘落的黄菊,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的朋友:“黄花句里空相忆,青镜朝来独自看。”黄花是秋天的象征,此处用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青镜则是用来照面,诗人清晨醒来看到镜子,不由想到远方的朋友,可见思念之深切。

颈联化用典故:杜甫曾有诗曰:“天边有骨应飞去,苏李平生交未疏。”(《寄高适》)苏轼也说过:“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与鲜于子骏书》)诗人将二者相提并论,表示自己的志趣远大、不羁。“胜犹贾岛渡桑干”,贾岛曾到过桑干河一带,此处表示自己的游历胜过贾岛。“木奴千树何须问,怀抱时因骥子宽”,木奴即柑橘,这里用来代表诗人自己,诗人并不需要询问,因为身边有良马陪伴,所以心怀自然宽广豁达。

尾联用典:杜甫曾言:“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赠卫八处士》)而苏轼亦有言:“我生何为,逢时与事皆不称。”(《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使君》)诗人将自己与古人相比,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像古人一样,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