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上残书已倦摊,幅巾藜杖出柴关。
卜居宿鹭眠牛处,觅句残芦败苇间。
心逐闲云横碧落,眼随飞鸟度青山。
忽然信步苔矶上,又得渔翁作伴还。

【注释】

榻上:指书桌上。残书:指散乱的书籍。幅巾:古代的一种头巾,用布帛或皮革制成,形如方形巾带,可系结于头顶。藜杖:藜是一种草本植物,茎叶可食,根可入药,其茎杆可作拐杖之用。柴关:柴门。

卜居:选择定居的地方。宿鹭眠牛处:指诗人居住的场所,周围环境宁静祥和,有鸟儿栖息在树上,牛儿悠闲地吃草。残芦:指芦苇的残骸。败苇:指干枯的芦苇。

心逐闲云横碧落,眼随飞鸟度青山。闲云:指游动飘忽的云彩。碧落:指天幕,也指青天。青翠的山岭,如同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忽然信步苔矶上,又得渔翁作伴还。信步:随意漫步。苔矶:长满苔藓的石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即兴之作。诗人以闲适的心情去寻觅诗意,寻找一个可以寄托情怀的地方,而最终却意外地与隐士相遇。诗人在寻找诗意的途中,心情愉快,一路行来,不觉来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首联写诗人来到这个地方后,心情变得轻松愉悦了。“已倦摊”,表明诗人对书籍已经厌倦;“出柴关”,说明诗人已经走出家门,开始外出游玩。“卜居”二字表明他在这里定居下来;“宿鹭眠牛”四字写出了诗人所居环境的幽静、美丽。

颔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觅句”,表明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创作灵感;“残芦败苇”,表明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连芦苇和野草都枯萎不堪。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才更能找到灵感,找到创作的动力。

颈联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心随闲云横碧落”,表明诗人的心随着天空中的云朵飘荡,仿佛进入了仙境;“眼随飞鸟度青山”,则表现出诗人眼中的世界宛如一幅流动的画面,充满了诗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突然一转,将视角转向了诗人自己。“忽然信步苔矶上,又得渔翁作伴还”,表明诗人正在悠闲地漫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又得渔翁作伴还”,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这首诗以闲适的心情去寻找诗意,最终却意外地与隐士相遇。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