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涧雨初收,涓涓水乱流。
树根一片石,童子坐牵牛。
晚行书所见
山涧雨初收,涓涓水乱流。
树根一片石,童子坐牵牛。
注释译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村景象,通过观察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山涧雨初收”描写了傍晚时分,山村中的小溪被雨水冲刷干净,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这里的“山涧”指的是山间的溪流,是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之一。
次句“涓涓水乱流”则是对溪水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形象的描述,用“涓涓”形容溪水的细长而连续不断,“乱流”则表示水流湍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乱流”不仅指溪水的状态,也可能隐喻着生活中的种种变故和纷扰。
第三句“树根一片石”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自然景观。诗人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将一棵参天大树的树根与一块巨石并置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树根”指的是大树的根系,而“一片石”则指的是一块巨大的岩石。两者的结合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之情。
末句“童子坐牵牛”则是对山村生活的一种写照。诗人观察到一位童子正在树下牵着一头牛,这个场景显得十分惬意和宁静。这里的“牵牛”可能指的是放牧的场景,也可能是对农耕生活的描绘。无论是哪种情景,都体现了山村人民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依赖与崇敬。
这首诗通过对山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如对变故的淡然处之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