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在致知,涵养须用敬。
廓然而大公,物来则顺应。

【译文】

要追求学问,必须致力于知识的理解,涵养德行必须以恭敬为前提。

胸怀宽广如天地一样大公无私,万物到来时顺应自然规律。

【注释】

进学:指学习。致知:即“格物致知”。“致”是推究、研究的意思;“知”指道理、法则。“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后引申为人求学的准则,即要获得真知。

涵养:指修养。敬:敬重。

廓然:形容心胸坦荡,没有拘束。大公:指公正无私。物:这里指外物。顺应:顺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勉励他人读书时,强调读书要有目的、有收获,并要求做到真诚与宽容。

首句“进学在致知”是告诫人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真知、真理,而不是为了做官或者名利。这里的“致”指的是探求和理解,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法则。而“知”则是指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知识的积累和深化。

第二句“涵养须用敬”则是告诫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对待所学的知识要有尊重和珍惜的态度,不能轻视或忽视它。这里的“敬”是指敬重和珍视,是对学习的态度和态度的体现。

第三句“廓然而大公,物来则顺应”是说心胸坦荡,公正无私,面对外物的到来能够顺其自然地接受它们。这里的“廓然”是形容心胸坦荡、开阔无阻的意思;“大公”则是指公正无私,不受私心杂念的干扰;“物”则是指外界的事物或现象;“顺应”则表示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看待和处理问题。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学习的正确态度和方法的倡导,强调了学习要有目的、有成果,并且要保持谦逊和公正的态度,同时对于外界的事物要顺其自然地接受和应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