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
云石长挂眼,云何不攀跻。
攀跻有何求,林木心所欢。
欣欣岂在目,昔有秦隐君。
隐君天上去,尚有姓名留。
想当嘉遁时,煮茗日唱酬。
唱酬者为谁,曰惟姜欧阳。
于昭忠与义,追琢而成章。
成章匪摛藻,一字不出山。
最后有致光,亦复兹盘桓。
盘桓尚如昨,人生几陵谷。
至今荒祠下,凛凛人如玉。
如玉复如玉,千年仰高风。
谁哉共我游,建阳勿斋翁。
翁谓朱紫阳,穆穆千载师。
昔年此游历,尚有妙遗句。
遗句尚可歌,于焉且徜徉。
欲寻廓然处,但见山苍苍。
苍苍未尝歇,谁识天机深。
未知后来者,能复此同心。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抒发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的诗歌。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
  • “八荒”指四方极远之地。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寻求仁德的渴望,而仁德的理想归宿就是名山。
  1. 云石长挂眼,云何不攀跻。
  • 虽然云石高耸入云,但诗人心中始终有攀登之志,表示了他对名山的向往之情。
  1. 攀跻有何求,林木心所欢。
  • 诗人认为登山攀岩并不是为了获取什么,而是为了与大自然亲近,享受山林之美。
  1. 欣欣岂在目,昔有秦隐君。
  • “欣欣”形容心情愉快,而“昔有秦隐君”则是指古代的隐士秦隐君,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隐逸生活的心境。
  1. 隐君天上去,尚有姓名留。
  • 尽管隐士已经升天而去,但他们的名字仍然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1. 想当嘉遁时,煮茗日唱酬。
  • 在这里,诗人想象着自己处于隐居时期,一边煮茶一边吟唱,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1. 唱酬者为谁,曰惟姜欧阳。
  • 唱酬的人是谁呢?是姜、欧阳等人。这里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中人。
  1. 于昭忠与义,追琢而成章。
  • 诗人赞扬那些忠诚和正义的行为,并努力表达出来。
  1. 成章匪摛藻,一字不出山。
  • 诗歌的创作不是为了炫耀文采,而是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最后有致光,亦复兹盘桓。
  • 诗人最后提到了“致光”,可能是指光明照耀或者智慧的光芒,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徘徊不前。
  1. 盘桓尚如昨,人生几陵谷。
  • 即使盘桓了很久,但人生的变化却如同山谷一样巨大。
  1. 至今荒祠下,凛凛人如玉。
  • 至今仍然有人在荒祠下徘徊,他们像玉石一样坚韧不拔。
  1. 如玉复如玉,千年仰高风。
  • 如同玉石一般坚贞,人们永远仰望着他们的高风亮节。
  1. 谁哉共我游,建阳勿斋翁。
  • 谁能与我共同游玩?那是建阳不要斋的翁。
  1. 翁谓朱紫阳,穆穆千载师。
  • 翁告诉我他是朱紫阳,是千载以来的老师。
  1. 昔年此游历,尚有妙遗句。
  • 过去的这次旅行中有美妙的诗文流传下来。
  1. 遗句尚可歌,于焉且徜徉。
  • 这些遗留下来的诗句可以歌唱,诗人于是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美景。
  1. 欲寻廓然处,但见山苍苍。
  • 想要找到一个开阔的地方,但是眼前只有连绵的山峰。
  1. 苍苍未尝歇,谁识天机深。
  • 山峦连绵不绝,没有人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奥道理。
  1. 未知后来者,能复此同心。
  • 不知道未来的人们是否能够继承这份心意和精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淡、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和同道中人的赞赏,以及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