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争谈诗,健舌秋河倾。
袖手但兀坐,欲语不敢声。
独喜圆颅师,嗜好与我并。
相见不言他,古律同细评。
爱惜丈八矛,徐攻刘长城。
向人勿浪出,三年戒飞鸣。
【注释】
诸公:指诗人周围的一些朋友。健舌:比喻言辞犀利。秋河:黄河,借以喻指口才。兀坐:端坐。圆颅师:指僧人。嗜好:爱好。同细评:一同仔细地品评。丈八矛:长一丈八尺的矛,这里比喻有力的武器。刘长城:指刘禹锡。飞鸣:即蜚声。
【赏析】
《赠瑄上人》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中赞美了瑄上人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书法技艺,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瑄上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全诗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首联“诸公争谈诗,健舌秋河倾。”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在古代文人聚会时,常常要谈论诗歌,而瑄上人的口才非常出色,他的言辞犀利如同秋河般滔滔不绝。这里的“健舌”指的是瑄上人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颔联“袖手但兀坐,欲语不敢声。”进一步描述了瑄上人的沉默不语。他虽然有满腹经纶,却选择默默无言地坐着,不愿意开口说话。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言辞已经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无需再费口舌。或者也可能是因为他对某些问题感到无奈或困惑,不知道如何回应。
颈联“独喜圆颅师,嗜好与我并。”表达了瑄上人对作者的喜爱之情。他认为作者的文学造诣和他一样高超,两人的兴趣也相投,因此十分欣赏作者。这里的“圆颅”是指和尚,而“嗜好与我并”则意味着作者的兴趣爱好与瑄上人相同。
尾联“爱惜丈八矛,徐攻刘长城。向人勿浪出,三年戒飞鸣。”则是在赞美瑄上人的勇气和毅力。他珍惜手中的丈八矛,决心像攻打刘长城一样去攻克难关。同时他也告诫身边的人不要轻浮冒进,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这里的“爱惜”、“徐攻”和“三年戒飞鸣”都强调了瑄上人的决心和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瑄上人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其才华和品格的赞赏之情。同时,诗中的典故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