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种离离碎玉苗,晓楼吟望兴偏饶。
白云作伴宜长在,红日无情已半销。
聚映早霞明野寺,散随春水过溪桥。
世间安得王摩诘,醉展霜缣把笔描。

霁后望山中春雪

王禹偁咏景抒怀诗作赏析

《霁后望山中春雪》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以清新脱俗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春日山中雪景图,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敏锐的感知力。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自然景色的美,还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谁种离离碎玉苗”这一句,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春雪比作散落在大地上的碎玉,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雪的纯净美丽。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也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更加强烈。

“晓楼吟望兴偏饶”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清晨登上高楼远眺时所产生的浓厚兴致。这里的“吟望”二字,既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这种从内心涌出的灵感,是诗人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再来看“白云作伴宜长在,红日无情已半销”这两句。诗人通过对白云和红日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理解与感慨。白云的持久陪伴与红日的短暂消逝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句的层次感,也让读者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聚映早霞明野寺,散随春水过溪桥”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雪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处。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阳光下的雪光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远处的寺庙,而随着春天水流的流动,那片雪花也似乎融入了溪水的怀抱。这样的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态美,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静谧与和谐。

“世间安得王摩诘,醉展霜缣把笔描”这句则是诗人对唐代著名画家王维的赞美。通过这一比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王维绘画技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隐含了自己渴望通过自己的笔触去捕捉并表现这份美丽的愿望。这不仅是对王维画作的直接赞美,也是对自己艺术追求的一种表达,展现了诗人高洁的艺术情操。

王禹偁的《霁后望山中春雪》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首作品不仅是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审美经验和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