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乐闻韶,无讥诗自郐。
贱子在广场,知见殊流辈。
进士数且千,驰鹜称俊迈。
人人握灵蛇,许我珠无颣。
超拔冠多士,权贵不得碍。
御前中科第,阁下备寮寀。
讵惟师硕德,常许接佳话。
国朝大手笔,日夕期鼎鼐。
胸中泰山云,舒卷何霮䨴。
言下傅岩雨,蓄缩未滂霈。
吾道遂难行,一旦同得罪。
典午信冗散,贰车更狼狈。
商于甚僻陋,鄜畤近山塞。
共月逾千里,便风无一介。
何当遂乘桴,侍坐浮渤澥。
大笑引淳风,樽前一长噫。
今兹当委顺,自昔无芥虿。
投诗助醉吟,入室生徒在。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60句,每句7字,共420字。

诗句释义

  1. 有别乐闻韶:指有人听到《乐府诗集》中的音乐后,赞叹不已。韶,指古代的乐曲,如舜帝时的韶乐等。
  2. 无讥诗自郐:意思是说诗歌没有比自己的更差的了。郐,是春秋时期的小国名,以音乐著名。这里用以比喻自己的诗作。
  3. 贱子在广场:诗人自嘲为地位低下之人,在广场上(即市井之中)生活。
  4. 知见殊流辈:表示自己的见识和能力与同行相比相差很大。流辈,指的是同一行业或领域内的人。
  5. 进士数且千:说明进士(科举考试中取得最高级别的功名)的数量很多。
  6. 驰鹜称俊迈:形容人们争相追逐名利,追求卓越。
  7. 人人握灵蛇:比喻人人都手握权力和金钱。灵蛇,通常象征权力和财富。
  8. 超拔冠多士:形容自己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9. 权贵不得碍:表示自己不受权贵的影响,能够保持独立思考。
  10. 御前中科第:意味着能够在皇帝面前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
  11. 阁下备寮寀:表示自己在朝廷中担任一定的官职,受到尊重。
  12. 讵惟师硕德:表示自己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
  13. 常许接佳话:经常有机会听取美好的故事和传说。
  14. 国朝大手笔:形容自己是国家中的才子。国朝,指的是国家的时代。
  15. 日夕期鼎鼐: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像烹饪时用鼎、鼐调味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鼎鼐,是古代烹饪用具,用来调味。
  16. 胸中泰山云:比喻自己的心胸宽广,如同泰山一般高耸入云。
  17. 舒卷何霮䨴:形容自己的心态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
  18. 吾道遂难行:认为自己的思想和主张难以推行或实现。
  19. 一旦同得罪:表示自己和其他人一样,最终会因为某种原因而遭遇不幸。
  20. 典午信冗散:指汉末三国时期,因政治腐败而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信,指信任;累,指混乱。
  21. 贰车更狼狈:形容官员们因为政治斗争而处于困境之中。贰车,指副职;更,指更换;狼狈,指处境困难。
  22. 商于甚僻陋:形容地方偏远,交通不便。商,指南宋时期的商州地区;于,指代地名;僻陋,指荒凉偏僻。
  23. 鄜畤近山塞:形容地理位置偏远,靠近山区。鄜畤,指唐代设置的地名;山塞,指山间的要塞。
  24. 共月逾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月光照耀不到。共月,指共赏月光;逾,超过;千里,形容距离之远。
  25. 便风无一介:形容没有携带任何行李或物品。便风,指顺风;无一介,指没有携带任何东西。
  26. 何当遂乘桴:表示何时能够乘着桴(一种独木舟)渡过江河。
  27. 待坐浮渤澥:形容等待的时候,仿佛置身于辽阔的海面之上。待坐,指等待座位;浮,漂浮;渤澥,指大海;海,指海洋。
  28. 大笑引淳风:形容在宴会上,大家放声大笑,气氛热烈。大笑,指开怀大笑;引,引导;淳风,指纯正的风气;淳,指淳朴、朴实。
  29. 樽前一长噫:形容在酒席上,一个人独自感叹。樽,指酒樽;前,指面前;长噫,指叹息的声音;一,表示独自。
  30. 今兹当委顺:表示现在应当顺从命运,不再反抗。今兹,指现在;当,应当;委顺,意为顺应、服从。
  31. 自昔无芥虿:表示过去没有怨恨或不满的情绪。自昔,指过去;无,表示没有;芥虿,指小虫;比喻为小事所困扰。
  32. 投诗助醉吟:指在饮酒作诗时,诗人投出了自己的诗歌。投诗,指将自己的诗歌献给他人;助,意为帮助、陪伴;醉吟,指在醉酒后的诗歌创作。
  33. 入室生徒在:表示这些学生已经入学,成为自己的弟子。入室,指进入学习场所;生徒,指学生;在,表示存在。

译文

我被贬官到鄜州,心情沉重。听说你正在为《乐府诗集》而欣喜若狂。你的诗虽然不如我的诗好,但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快乐。我虽然是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但依然能在广场上自由地生活。进士人数众多,大家都在争相追逐名利,希望能够脱颖而出。每个人都握着手中的权力和金钱。我超越了所有的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我不畏惧权势,不计较个人得失。我站在御前接受考试,成功获得了进士的身份。我在阁下任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我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才华而骄傲,而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誉。我所生活的国家是一个大时代的开始,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我胸怀宽广,像大山一样高耸入云。我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的想法和主张很难得到实施。我最终和其他人一样,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遭遇不幸。汉末时期的政治腐败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当时的官员们都陷入了困境之中。偏远地区的商州和鄜州都显得十分偏僻和荒凉。我们共赏月光时,月亮的光芒却无法照到我们的身上。顺风而行时,我们没有任何行李或物品。什么时候能够乘着独木筏渡过江河呢?我们期待着这样的时刻。在宴会上,大家一起放声大笑,气氛热烈。一个人坐在酒席前时,独自感叹。现在应当顺从命运,不再反抗过去。过去没有怨恨或不满的情绪。我把自己的诗歌献给了你,希望你们能够欣赏。我的学生已经入学,成为我的弟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贬谪至鄜州时所作。当时他得知友人宋侍郎在军中任司马的消息后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恳切,充分体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