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无大小,雉堞皆有楼。
其间著名者,不过十数州。
吹箫事辽夐,仙迹难寻求。
庾公在九江,缔构何风流。
谢守镇宣城,叠嶂名有由。
东阳敞八咏,吾闻沈隐侯。
白雪架郢中,调高难和酬。
黄鹤倚鄂渚,仙去事悠悠。
赞皇谪滁上,作赋怀嵩丘。
楼居出俗态,泽国多胜游。
好景不遇人,安得名存留。
齐安古郡废,移此清江头。
筑城随山势,屈曲复环周。
兹楼最轩豁,旷望西北陬。
武昌地如掌,天末入双眸。
平远无林木,一望同离娄。
山形如八字,会合势相勾。
三国事既远,六朝名亦休。
近从唐末来,争夺互仇雠。
斯楼备矢石,此地控咽喉。
终朝望烽燧,连岁事戈矛。
可怜好诗景,牢落无人收。
皇家统万国,远迩尽怀柔。
三圣四十年,荡荡文德修。
淮甸为内地,黄冈压上游。
儒冠假郡印,践更若公邮。
诗名:月波楼咏怀#### 第一段
- 郡城无大小:指出无论大小,郡城中都有建筑,包括楼。
- 雉堞皆有楼:每个地方的城墙上都有相应的楼来防御。
第二段
- 其间著名者,不过十数州:在众多楼中,最著名的不超过十个州。
- 吹箫事辽敻,仙迹难寻求:传说中擅长吹箫的地方和仙人留下的踪迹难以找到。
第三段
- 庾公在九江,缔构何风流:提到庾亮在九江时,他的建筑非常美丽。
- 谢守镇宣城,叠嶂名有由:另一位官员在宣城镇守时,其楼阁因山峰而出名。
第四段
- 东阳敞八咏,吾闻沈隐侯:提到了东阳有八首赞美的诗,以及沈约。
- 白雪架郢中,调高难和酬:用白雪比喻歌声高洁,难以被他人回应。
第五段
- 黄鹤倚鄂渚,仙去事悠悠:黄鹤在鄂渚停留,暗示仙人离去。
- 赞皇谪滁上,作赋怀嵩丘:赞皇被贬到滁州,他在那里写下了怀念嵩山的诗。
第六段
- 楼居出俗态,泽国多胜游:楼居之地远离尘世,是游客的好去处。
- 好景不遇人,安得名存留:美好的景色无人欣赏,怎能保持其名声?
第七段
- 齐安古郡废,移此清江头:古老的齐安郡废弃后,新的楼位于清江之头。
- 筑城随山势,屈曲复环周:新楼根据地形建造,曲折环绕。
第八段
- 兹楼最轩豁,旷望西北陬:这座楼视野开阔,可以远眺到西北角。
- 武昌地如掌,天末入双眸:武昌的地势如同手掌一般容易看到,视野极宽。
第九段
- 平远无林木,一望同离娄:远处没有树木,视野与离娄(古代一种明亮清晰的天文现象)相似。
- 山形如八字,会合势相勾:山脉形状像八字,它们相互呼应,构成某种格局。
第十段
- 三国事既远,六朝名亦休: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已远去,六个朝代的名字也随之消失。
- 近从唐末来,争夺互仇雠:最近从唐朝末年到来了,各方争夺权力导致了敌意。
第十一段
- 斯楼备矢石,此地控咽喉:这座楼配备了弓箭,控制着战略要地。
- 终朝望烽燧,连岁事戈矛:整日观察烽火,连年发生战争。
第十二段
- 可怜好诗地,黄冈压上游:可惜这里是文人墨客的好地方,但如今却鲜有人来访。
- 儒冠假郡印,践更若公邮:有些人虽然担任官职却未能真正为民造福。
第十三段
- 伊余何为者,窃慕骚人俦:我为何要来到这里?我羡慕那些诗人。
- 两朝掌文翰,十年侍冕旒:我曾在两朝担任文职工作,服侍皇帝多年。
第十四段
- 去岁出西掖,谪居抱穷愁:去年我从西掖离开,被迫流放。
第十五段
- 去去越千里,胡然在此乎?:为什么你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