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魏仲英,谓仕欲行志。
后宫权豪等,损去志乃遂。
如云皆不可,隐身是为智。
此志虽可称,一节非道备。
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
如未可与权,当道岂易致。
齐王好货色,孟子不少刺。
导之百姓同,王道真易易。
自实学不明,言与实难离。
何能格一非,适以滋众伪。
最是讲说多,虚文只成赘。
经或不如史,祸福可趋避。
下至不害伯,犹能救时弊。
此可观世变,言之横涕泪。
道本无不通,君子当不器。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仕进和道德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魏仲英仕进志向的认可,但也批评了后宫权豪等损害他志向的行为。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足以支撑他的志向,那么即使他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诗中的“如云皆不可,隐身是为智”这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遁的看法。他认为,尽管隐遁可以保护自己,但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足以支撑他的志向,那么隐遁并不能让他真正地解脱。因此,诗人主张,即使一个人选择隐遁,也应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道德追求,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

诗人还提出了他对政治的看法。他认为,政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个人的权力为目标。因此,他主张孟子的“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的观点。

诗人在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自己对于仕进的看法。他认为,仕进并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道德追求。因此,他主张君子不应该因为权力而改变自己的本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