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童首少发,石老脊多骨。
上犹剑戟关,下没沙碛窟。
曾无好步行,常有失足惊。
前若逢峻拒,后如迫使倾。
所幸甚艰难,平生备尝试。
险阻谁能知,乾坤元简易。

【注释】

山童:山童指山路崎岖。首少发:头发稀少。石老脊:山的背脊,形容山路艰险。多骨:“多”同“作”,指山脊上的岩石坚硬如剑戟。关:关口。沙碛(qī)窟:沙洲、沙窝、沙堆等处。曾无好步行:没有一处是平坦的地方。常有失足惊:经常有摔下悬崖的危险。前若逢峻拒:前面有陡峻的山岭阻挡着道路。后如迫使倾:后面有陡峭的山坡迫使着你倾斜。所幸甚艰难:幸好这样的艰难困苦还不足以使你倒下。平生备尝试:一生中多次经历过这种艰难困苦。险阻谁能知:险阻的情况谁能知道?乾坤元简易:天地间原本是简单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四明山时,对山道艰难险阻的感受而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全诗用比喻的手法,把山道比作了人,通过描写山路的艰险,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山童首少发,石老脊多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把山路比作了人,形象地描绘出了山路的艰险。首指头顶,少发即少头发,表示山很高;脊指山脊,多骨表示山很硬,这里用“发”和“骨”两个词语来形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山路的艰险程度。

“上犹剑戟关,下没沙碛窟”。上犹剑戟关,下没沙碛窟。这两句进一步具体描绘了山路的艰险。上犹剑戟关,上山的道路就像刀剑和利戟一样危险,下没沙碛窟,下山的路就像沙洲和沙坑一样危险。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山路的艰险程度。

“曾无好步行,常有失足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山路艰险的看法。他认为山路虽然艰险,但并不是不能走,而是人们没有勇气去走,所以才会感到害怕。这里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

“前若逢峻拒,后如迫使倾。所幸甚艰难,平生备尝试。”诗人继续表达了自己对于山路艰险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山路艰险,但还是值得一试的,因为只有经历了艰难的考验,才能真正成长。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他认为即使山路艰险,但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现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