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愿,其馀安足言。
但愿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世落落,自分安其偏。
【注】
①《梅兄随遇处》,指梅兄无论处在何处,总是受到人们的爱怜。②近行路:接近人们居住的道路。③敬而远:尊敬而疏远。④迫我前:逼近我的前方。⑤华屋:华丽的房屋。⑥秋毫:比喻细小的事物。⑦萦缠:纠缠不清。⑧彼:代词,它。⑨和根:调和泥土,使其适宜栽植。⑩反:通“返”,归还,返回原来的位置。⑪和羹(hé gēng)尚不愿:指做官时不乐意。12、“其馀”:其它。13、安:怎么。14、复:再。15、本:本性。16、三友:这里指松、竹、梅。 三友共一笑:三友一起笑着。17、岁寒:冬天寒冷的时候。18、落落:孤独的样子。
【译文】
梅兄不论在何地,总受人喜爱。
有的地方靠近人们,就不会被人爱怜。
像梅花一样,尊敬而疏远,唯恐接近我。
有的地方远离人们,不靠门墙边。
仍多在贫家,不为华丽房屋所牵。
香气不让人闻到,芳香不取世之妍。
像这种性情孤洁的,连一丝也绝不纠缠。
那些不知的人,就认为花莫先于梅。
把梅花折下来放在玉瓶里,已是伤了它的天性。
更大开园囿,调和泥土使适宜栽植。
反而说它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与山林意气相违,难道它本性如此吗?
和人调羹尚且不愿意,其他的又怎么说?
但愿能回归到本性,与盟兄松、竹、梅同心同德。
西湖孤山,还嫌朝市喧扰。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有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世人不同,但自认为安在其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来表现其品质特征,抒发自己志向高洁的情怀。
首联两句写梅花不受人间世俗影响,处处为人喜爱,颔联两句写梅花与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与人亲近,颈联两句写梅树虽然生长在偏僻之处,却不傍门户,仍然有人爱护它,尾联两句写梅花的芬芳不让人闻到,芳香也不取世人之妍,最后两句写梅花即使被人折下来放进玉瓶,也已经是伤害了它的身体,更加扩大开园圃栽种它,反而使它更加茂盛,与世不合,带着露水悲伤地流泪,最后两句写虽然和山林的意气不相投合,但梅花还是和松、竹、梅一样同心同德,表达了作者与世不求同流合污的愿望,愿回归到本性,与同盟兄弟松、竹、梅同心同德,愿与山林保持原生态的面貌,希望不要被世人所污染,最后两句写虽然与世不同,但自认为安在其偏,表示自己的高洁傲岸,不畏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