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生莲花,不如生地栗。
莲花生好看,地栗却好吃。
看底只是虚,吃底却是实。
虚实总不如,般若波罗密。
【赏析】
这首诗是送地栗给袋山应叟和尚的。诗中运用比喻,把莲花和地栗作了对比。前两句说“淤泥生莲花”,意即莲花是从淤泥中生长出来的,而地栗却不是。后两句则从吃的角度来作比较,莲花好看,但吃起来却不好;地栗虽然好吃,但却不好看。最后两句又作一比较,说看和吃都是虚的,但只有“般若波罗密”才是最实在的。这四句,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像莲花一样,在污泥浊水中也能保持自己的纯洁和美好,同时也能像地栗一样,吃得香,吃得饱,活得有意义!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淤泥(jī):泥泞的泥土。生:产生、长出。地栗:指花生、地瓜、玉米等一类植物果实,这里泛指各种粮食作物。应叟和尚:袋山,即布袋和尚。应叟和尚,名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