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化仅如许,和戎觉又非。
边陲风色恶,人物晓星稀。
国事迷当局,时贤赴急机。
周嫠空愤切,不虑岁无衣。

【注】:刘无竞(一作刘子仪),唐朝诗人、文学家。克逊,即王之涣,唐朝诗人,官至司门员外郎。

《送刘无竞克逊司门赴召三首》,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以送别刘无竞而作,表达了对国事的关心和时政的忧虑,并寄寓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全诗共三首,每首七绝各四句,共18行,70字。

第一首:更化仅如许,和戎觉又非。边陲风色恶,人物晓星稀。

译文:改革的成果微乎其微,和戎的策略却让人失望。边疆的风雨交加,人烟稀少,星星点点的灯火也显得十分稀少。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前两联写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后两联写边疆风雪交加,人民流离失所。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第二首:国事迷当局,时贤赴急机。周嫠空愤切,不虑岁无衣。

注释:国家大事让当权者迷惑不解,有才能的人去应对紧迫的国家大事。周代的寡妇空有满腹悲愤,但不考虑一年之内的衣服都穿不完了。

赏析:这首诗中,诗人用“时贤”指那些有才能的人。他通过对比,揭示了当时政治腐败的社会现实。同时,诗人用“周嫠空愤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

第三首:君侯意方锐,远访何劳哉。地僻人应少,山深吏不来。

注释:“君侯”即指刘无竞。这里表示对他的尊敬。“地僻人应少”意为地势偏僻,人们就很少。“山深吏不来”意为山高路险,官吏就不会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刘无竞后所作。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这三首诗都是诗人送别的佳作,它们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