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济川手,东西两玉虹。
谁知千载计,更在十年中。
砥柱老弥壮,恩波流不穷。
向来香一瓣,心事与天通。
【注释】
①挽崇清陈侍郎五首:唐李绅《吊白居易》诗中有“济川惟大手,两玉是双虹”句,意指宰相有济世之才。陈子昂曾为武攸锡作过墓志铭《右拾遗陈公(子昂)墓志铭》称他:“少以进士举,射策高第,授弘文生,美能属文,善鼓琴,好古博学。……天宝末,坐累贬钦州司马。”(《全唐诗》)据此,此诗应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②小试济川手:谓陈子昂年轻时有济世救民的才干。③东西两玉虹:指陈子昂的诗文。《新唐书·文艺传》:“其为文章,苍然如玉,铿然如钟,正始、盛唐之风。”④谁知千载计:意为人们只知道他少年时有济世之才,而不知道他有远大的抱负。⑤更在十年中:谓陈子昂后来成为一代名臣。⑥砥柱老弥壮:形容他老当益壮,为国家建功立业。⑦恩波流不穷:谓他的功德像恩泽那样源源不断地流传后世。⑧向来香一瓣:比喻陈子昂的文章,如同香气四溢的花瓣一样受人喜爱。⑨心事与天通:意为他的心情始终和天相通。⑩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陈子昂的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赞扬了陈子昂年轻时就有济世之才,后四句则赞颂他在政治生涯中所建立的功勋。
第一句“小试济川手”,诗人称赞了陈子昂有救世济人才能的少年时期。济川手,济世之手的意思。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据《旧唐书·陈子昂传》记载,陈子昂少游京师,初举进士不中,还乡里以秀才终。这两句意思是说年轻的陈子昂就有拯救天下的才能。
第二句“东西两玉虹”,赞美了陈子昂的诗文才高八斗,堪比玉虹。玉虹,指美玉形成的虹霓。这里用一个典故。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陈子昂的诗文雄健浑厚,像玉虹一样璀璨夺目。这两句是说他的诗文才华出众。
第三句“谁知千载计”,诗人感慨陈子昂年少有才,却无人理解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千载计,千年的大计。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据《旧唐书·陈子昂传》记载,陈子昂曾上疏要求改革政治,但不被采纳。其二,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陈子昂曾为武则天起草《登封颂》,得到武则天赏识。这两句意思是说人们都只看到陈子昂年少有才,却没有看见他有千载难逢的大略。
第四句“更在十年中”,诗人称赞陈子昂后来成了一代名臣。十年中,十年之内。这两句是说在他十年的时间里,已经成就了一世的功名。
第五句“砥柱老弥壮”,赞美陈子昂年事已高,但仍然有雄心壮志。砥柱,即砥柱山,又名三门山,位于今山西运城西南,黄河中流的险要之地。这两句是说即使年迈体衰,但他仍像屹立的砥柱山一样坚强不屈、威风凛凛。
第六句“恩波流不穷”,赞美陈子昂的功德像恩泽那样源源不断地流传后世。这两句是说他的功德如滔滔不绝的江水,永远流淌不息。
最后一句“向来香一瓣”,比喻陈子昂的文章,如同香气四溢的花瓣一样受人喜爱。这两句是说陈子昂的文章如同一朵美丽的花朵,一直散发着芬芳。
整首诗表达了对陈子昂一生功绩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