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湖海士,夙昔想风流。
决策元戎幕,宣威塞北秋。
分辽空往恨,保蜀尚前筹。
落寞三刀梦,真成取次休。
诗题解读:这是一首悼念故友的挽诗。张廷琛(1508—1563)是明朝抗倭名将,他一生戎马,功勋卓著。此诗即是对这位英雄的赞颂与追忆。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伊人湖海士:“伊人”即“此人”,“湖海”代指广阔的水域和陆地,这里指张廷琛。“湖海士”形容其才情横溢、胸怀壮志。
- 夙昔想风流:“夙昔”即“往日”,“夙昔想”表示长久以来一直怀有某种情感或憧憬。“风流”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潇洒、风度翩翩。
- 决策元戎幕:“元戎”是古代军队中的最高指挥官之职,此处借指张廷琛作为军事指挥者的重要角色。“决策”意味着在关键时刻作出重要决定。
- 宣威塞北秋:“宣威”是指宣扬威信,“塞北”指中国北方边陲地区,这里特指边疆。“秋”字则暗含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局的严峻。
- 分辽空往恨:这里的“分辽”可能指的是划分疆土或是出征边疆。“往恨”表达了对于过去征战岁月的怀念和遗憾。
- 保蜀尚前筹:这里的“蜀”指南明的一部分领土,“前筹”意味着之前的策略或计划。张廷琛曾为保护这片土地付出了努力。
- 落寞三刀梦:这里的“三刀”可能指的是三种刀具,象征着锋利、锐利。“落寞”则传达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情感。
- 真成取次休:这里的“取次休”意味着随意而止、无所顾忌地结束。张廷琛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牺牲,他的离去让周围的人感到无比痛心。
关键词注释:
- 伊人:此人,指张廷琛。
- 湖海士:指胸怀壮志之人,如水一般宽广无垠。
- 决策元戎幕:担任军事指挥官,具有重大决策权。
- 宣威塞北秋:向边疆宣示威望,秋天象征着收获时节也代表着战事的紧张。
- 分辽:分割边疆,可能涉及军事征讨或政治划分。
- 前筹:之前的计划或策略。
- 落寞:形容心情低落、寂寞。
- 三刀梦:暗示命运多舛或人生无常。
- 取次休:随意停止,不再继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廷琛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其英勇善战、忠诚勇敢的形象,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张廷琛的一生及其离世给周围人带来的影响。同时,诗中的“落寞”和“真成取次休”等词汇,也反映了诗人对英雄逝去深感哀伤和不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