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
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
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
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

注释:

玉徽:古代一种乐器上的装饰,用玉制成。

亭:指亭子,此处指小楼或凉亭。

房公:即诗人的朋友房琯,因官至户部侍郎,故称。

漂泊:流浪在外。

置酒:摆酒设宴。

鸣琴:弹琴。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忧乐:忧愁和快乐。

山光:山水景色。

古今:古今之变。

风流:风雅的才情。

寂寞:孤独清冷。

结构:建筑的布局。

萧森:萧条冷落。

虚籁:空虚的声音。

虚籁:空虚的声音。

犹疑:怀疑。

弦上音:琴弦上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写于公元749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当时,杜甫因参加“永泰璘事件”而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此诗作于他任司功参军期间,寓居玉微亭时所作。

首联点明地点,交代了作者在玉微亭中饮酒弹琴的情景。“置酒”与“鸣琴”相照应,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写出了他内心的孤寂。颔联以“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颈联则通过“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之情。尾联“犹疑弦上音”一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通过对玉微亭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