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流芳度,馀春日夕催。
呼人洗樽斝,招客藉莓苔。
倚柱时流滞,随波乍往回。
仙家如不近,安得此花来。

【注释】

流芳桥:在杭州西湖边,建于晋代。

馀春日夕催:春天即将过去。

呼人洗樽斝:招人一起饮宴。

招客藉莓苔:招来客人一同赏花。

倚柱时流滞:靠在柱子上时常被风吹动。

随波乍往回:随着水流时而前进。

仙家如不近:假如仙家不来亲近。

【赏析】

《流芳桥》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当时诗人正在杭州任刺史,作此诗以纪游。

首联“桥下流芳度,馀春日夕催”,写诗人来到杭州的所见所闻。诗人来到杭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美丽的桥梁——流香桥,这是一座建于晋代的古迹。诗人站在桥上远望,只见桥下清澈的水面上飘荡着阵阵芳香,这芬芳的气息似乎弥漫了整个春天,又似乎在催促人们赶快度过残春,迎接美好的初夏。

颔联“呼人洗樽斝,招客藉莓苔。”诗人走到桥头,发现有一群文人雅士正在那里饮酒赏花。他们或呼朋引伴,或三五成群,在桥头的草地上饮酒赏花,其乐融融。

颈联“倚柱时流滞,随波乍往回。”诗人自己也被这种热闹的场面吸引,于是坐下来欣赏这美景。然而,他发现有些朋友却因为风大而无法继续饮酒赏花,只得坐在石柱旁等待风停。

尾联“仙家如不近,安得此花来?”诗人感慨地说:“这些仙家如果不肯接近,又怎能有这样的花呢?”这里的“仙家”是指那些文人雅士,诗人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