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秦野郁相望,风物山河旧帝乡。
涧底逢人问樵径,松间系马宿僧房。
恨无同好携三雅,共讲前闻醉百场。
历遍胜游翻怅望,日边回首远烟苍。
【注释】
洛川:指洛阳,古都。
秦野:泛指南北方边远地区。
风物山河旧帝乡:指故土风光和江山景色。
涧底逢人问樵径:指在涧底遇见了正在砍柴的人。
松间系马宿僧房:指在松树之间拴上马到寺庙的客房住下。
恨无同好携三雅:指没有志同道合的人携带琴、书、棋三种雅事同游。
前闻:指先听到的传说或故事。
百场:形容饮酒的次数多。
胜游:好的游览。
怅望:因感怀而叹息。
烟苍:指天空。
【赏析】
这首酬答诗,是诗人于元祐三年春初与好友范景仁一起游历洛川秦野时所作。
首联写二人出游之始。洛川秦野,郁然相望,山光水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诗人以“郁”来形容山水之壮美,用“相望”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旧帝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颔联写二人出游之途。他们在山林涧谷中遇到了正在砍柴的人,询问他们的去处。他们被告知要去的地方,就在松树林间。这里的“逢”字,表现了诗人对于旅途中的偶遇感到惊讶的心情。“系马宿”则描绘了他们在山林间行走时的艰辛。
颈联写二人出游之乐。他们并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能自己带着乐器、书籍和围棋,独自欣赏自然风光。这里的“恨”字,表现了诗人对于孤独的感慨。“讲前闻”则表明他们喜欢谈论过去的传说或故事。
尾联写二人出游之终。他们遍历了无数的名胜古迹,但总是感到意犹未尽,不禁感叹不已。这里的“翻怅望”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结束感到遗憾的心情。“远烟苍”则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的种种感慨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