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茅宋玉宅边人,知醉宜城几瓮春。
细雨短蓑渔向市,孤村极浦鼓迎神。
遍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
不必沧浪羡清泚,向来缨上已无尘。

诗句解释

  1. 诛茅宋玉宅边人 - 诛茅:建草房,这里指隐居。宋玉:屈原弟子,战国时楚辞作家。此处表示与宋玉一样隐居。
  2. 知醉宜城几瓮春 - 知醉:知道喝酒。宜城:地名。几瓮春:形容酒量好,一瓮酒能解渴。
  3. 细雨短蓑渔向市 - 细雨:小雨。短蓑:用竹子编织的雨具。渔向市:在市场捕鱼。
  4. 孤村极浦鼓迎神 - 孤村:偏僻的村庄。极浦:最远的水岸。鼓迎神:用鼓声迎接神灵。
  5. 遍游七泽身忘倦 - 七泽:传说中的七个湖泊。身忘倦:身体感到疲倦但精神却很愉悦。
  6. 更赋千篇意转新 - 赋:写作。千篇:指很多诗篇。意转新:意境变得新颖。
  7. 不必沧浪羡清泚 - 沧浪:即沧海。清泚:清澈的水。不必:没有必要。
  8. 向来缨上已无尘 - 缨:帽带。无尘:没有污点。
    译文
    我住在宋玉的故居旁边,知道这地方可以让我尽情饮酒畅饮。
    细雨中的蓑衣渔民正在市场上捕鱼,远处最远的水岸响起了鼓声迎接神灵。
    我曾经遍游过七处美丽的湖泊,虽然身体感到疲倦但精神却很愉悦。
    现在我又写了很多新的诗篇,意境变得更加新颖。
    没有必要羡慕那些清澈的水,我的帽子已经很久没有沾到尘埃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得。首句“诛茅宋玉宅边人”,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宋玉(屈原弟子,战国时楚辞作家)的敬仰。第二句“知醉宜城几瓮春”,描绘了诗人沉醉于美酒之中的情景,展现了他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态度。第三句“细雨短蓑渔向市”,则通过渔夫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四句“孤村极浦鼓迎神”,“遍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不必沧浪羡清泚”,则是诗人游历各地、创作诗歌的过程,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感悟。最后两句“向来缨上已无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他已经超然物外,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