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风雨歇,春意漠然收。
去我不辞诀,凭谁能借留。
杓星渐西转,洛水自东流。
曲渚撤华幄,芳园罢彩毬。
雉鸣丘麦秀,蚕起野桑柔。
乱絮天涯满,晴阳草际浮。
已嗟心绪减,况复鬓丝稠。
赖听新翻曲,非为负胜游。
【注释】
又和惜春谣:指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
杓星:即北斗星,古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是杓星。西转:向西运行。
洛水:即黄河,因洛水发源于陕西的洛河而得名。东流:向东流动。
华幄:华丽的帐幕。这里指春天的花丛。
雉鸣:野鸡啼叫。
蚕起:蚕吐丝结茧。野桑柔:指蚕在桑树上产卵。
乱絮:乱飘的柳絮。天涯:天边。
鬓丝稠:两鬓的头发已稀疏。
赖听新翻曲:意思是说,听到这新作的乐曲。非为负胜游:不是故意为了游览胜地而作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暮春时节,看到万物都开始凋谢衰败,感到心绪减损;看到鬓发稀疏,想到自己年老力衰。因此借音乐来驱散心中的愁云,以排遣岁月不饶人的悲慨。这是一首感时抒怀之作。诗中描绘暮春景色,渲染伤春气氛,表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韶华易逝的伤感之情。全篇构思细腻,层次分明,感情真挚,语言优美。
首联“朝来风雨歇,春意漠然收”,点明时令已届暮春,春意渐去,天气也由暖变凉,草木凋零。
颔联“去我不辞诀,凭谁能借留”,写诗人不忍离去,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去日苦多,来日苦少”,只有珍惜眼前时间,才能有所作为。这里的“我”既包括诗人自己,也包括所有要远行的游子。
颈联“杓星渐西转,洛水自东流”。诗人用北斗星和黄河来比喻人生,把人生的旅途比作日月的运行,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伤感之情。
尾联“乱絮天涯满,晴阳草际浮”。“乱絮”是柳絮,是暮春时节的常见景象。诗人面对满天飞舞的柳絮,不禁感叹道:“人世沧桑,转眼之间!”他抬头看看晴空万里,只见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生长,于是又发出了感慨:“大好春光,可惜不能长久!”
此诗通过写暮春景物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伤感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前四句写景叙事,情景交融,意境开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形象;后二句抒情议论,情真意切,令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