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
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
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
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
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
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
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
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注释】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
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
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上巳两个节日在洛川的盛大活动。全诗十句,每句七字,前六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洛川节日盛况图:繁华热闹的两个节日同日到来,人们相遇时正好碰上了好时光;雅俗共赏,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仿佛是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大地;早晨的炊烟缭绕着里巷,人们穿着春天的新衣,欢聚在河岸边;夜晚,随着灯火的熄灭,人们还端着酒杯互相祝福;春天的花朵被大家纷纷采摘来布置宴席;喜欢柳树的人们也围坐在一起欣赏美丽的风景;华美的车子争先恐后地驶向城门;轻轻的帘幕像帘子一样垂挂在道路上。三川(指伊、洛一带)云霞绚烂,四座山峦似玉一般耸立。远处传来的锣鼓声远远地传来,船桨轻快地把溪水划开;清谈的声音多么洪亮,气氛多么和谐融洽。想象一下当年那些周文王时代的贤人,他们曾经传播过《逸诗》等美好的诗歌。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写出了两个节日的盛大和人们的愉快心情。接着“雅俗共为乐”一句表明节日里人们不分贵贱、高低,都尽情地欢乐,充分表现出节日的气氛。
第三联写到人们欢聚的情景:“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意思是清晨的烟雾弥漫在小巷中,人们都换上了春天的新衣服,欢聚在河边。
“已散汉宫烛”一句,写人们结束了节日的活动之后,又各自回家休息去了,只剩下洛水的河水静静地流淌。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写人们喜爱春天的花木,纷纷采撷花枝来装饰酒席,并喜欢在柳树下搭起帐篷,享受这春天的美好时光。
“华毂争门去”这句的意思是华丽的车子争相驶向城门,说明人们急于离开这个地方。
“轻帘夹路垂”的意思是说,路上的帘子被轻轻地垂下,说明人们急匆匆地赶路。
五、六句写的是“洛水”两岸的景象,“三川云锦烂”的意思是说三川(指的是洛阳一带)的山水如锦绣般绚丽多姿,而洛水的两岸则是玉石一般巍峨壮观。最后两句“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说的是远方传来的战鼓声和水面上的波浪声交织在一起,船桨轻轻地拨开了水面上的浪花,写出了节日里人们的欢乐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洛川节日里的繁华景象和人们欢乐的心情以及人们在洛水边观赏景色、享受节日乐趣的情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