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畿天下枢,薄领日填积。
自非奉朝请,九衢未尝识。
今兹到东城,胥靡暂逃役。
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觌。
一室静萧然,昏碑帖古壁。
叩阶读新诗,迷闇得指擿。
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将夕。
呼马涉归涂,灯火已历历。
又知几何时,更有重来迹。

【注释】

  1. 圣俞:王禹偁字。
  2. 枢:指京师长安,古时为天下之中。《史记·张释之传》载:文帝从代来,而欲知关中事;关中大旱,帝自将车骑而诣县舍食。至关门,曰:“嗟乎!欲知天子气色何如?”吏曰:“天了。”上嘿然,有顷,曰:“嗟乎,甚矣,吾之不遇时也!”此即“天下枢”之意。
  3. 薄领:谓官微禄薄。日填积:言官俸菲薄,积储不多。
  4. 奉朝请:汉制,三公及列侯等皆得给事殿中,每日奏事,谓之奉朝请。唐制,百官每日入朝,于门下省听候宣召,谓之五日一入内,十日一出外,谓之“十旬假”。
  5. 九衢:京城街道。胥靡:古代对犯罪者或刑犯的通称。
  6. 圣俞居:王禹偁家。
  7. 萧然:寂寞、清静的样子。
  8. 昏碑:昏暗的碑文。帖:指题写碑文的人名。
  9. 新诗:指王禹偁的新作。
  10. 指擿(zhǐ chì ):《汉书》载:东方朔为太中大夫,武帝欲观其才能。朔应诏,为《答客难》以讽谏。后帝问朔:吾欲云云,朔对曰:臣闻昔在童蒙,好学而不倦;今臣从事,亦无悔矣。朔之辞旨如此,故后人每以“指擿”为讽谏之称。
  11. 安能不往觌(dí):怎能不前往拜见呢?觌,见面的意思。
  12. 萧然:寂寞、清静的样子。
  13. 昏碑:昏暗的碑文。帖:指题写碑文的人名。
  14. 叩阶读新诗:叩击台阶高声朗诵王禹偁的新诗。
  15. 迷闇:模糊不清的样子。
  16. 指擿:指责、批评。
  17. 笑言:讥笑的话。
  18. 未足:不值得。
  19. 黯然:形容心情抑郁,不欢畅的样子。
  20.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与友人一同到王禹偁家,见到王禹偁正坐在书室中,于是上前拜谒,并和他一起吟咏新诗。
    首联点明题中的“倚”,说明是和王禹偁一同来到王禹偁家。
    颔联说自己和王禹偁不是旧相识,所以不敢贸然进入大门,只能在门前徘徊。
    颈联写出自己因没有官职,所以不能随便出入王禹偁的住宅,而只能远望王禹偁的家。
    尾联写出诗人与王禹偁相见之后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和王禹偁的交往,表现了诗人对王禹偁的仰慕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