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夕邮吏来,叩门致书函。
呼奴取以入,就火开其缄。
不疑赋长篇,发自燕之南。
痛伤江与梅,继踵良人歼。
噫嗟知其二,尚未知其三。
请从北辕后,覼缕为君谈。
邻几虽久病,始不妨朝参。
饮歠寖衰少,厥逆生虚痰。
逮于易箦辰,皮骨馀崆嵌。
遗书属清俭,终始真无惭。
圣俞食寒冰,外以风邪兼。
愚医暴下之,结轖候愈添。
惙惙气上走,不复容针砭。
自言从良友,地下心亦甘。
钦圣体素彊,药石性所谙。
平居察举措,敢以不寿占。
一朝暂归卧,簿领不废签。
讣来众皆愕,未信犹窥觇。
兴言念三子,举袂涕已沾。
英贤能几何,逝者迹相衔。
君疑天上才,难得帝所贪。
我疑人间美,多取神所嫌。
茫茫幽明际,蓍蔡难穷探。
忧来不可忘,终日心厌厌。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注释】:昨夕邮吏来,叩门致书函。不疑赋长篇,发自燕之南。 不疑:不疑是北宋名臣王安石的朋友,他当时正任陕西经略副使,所以称他的字“不疑”。

【赏析】:这是王安石的一首悼亡诗。首二句说昨夜有驿卒送来书信;三、四句写收到江邻几的遗书后心情的激动。接着写读信时的情景。“不疑”是王安石的字,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不疑者,吾友不疑也。”这里指的就是他。

五至八句回忆他们过去同游时的欢乐情景,抒发对亡友的怀念之情。“噫嗟知其二”,感叹自己知道得太少,“尚未知其三”,又感叹知道得太少。这一句表现了他对亡友的深情厚谊。九至十四句写亡友病重的情况。“从北辕后”,指从京师长安出发,去南方探望朋友。“覼缕为君谈”,是说他虽然病重,仍然坚持给王安石写信,并请王安石给他谈谈京城的情况。“邻几”是苏轼的字,他是王安石的朋友。他因病不能朝参(朝见皇帝),但病情并不严重。“饮歠寖衰少”,是说他饮食渐渐减少,但病情并未加重,所以王安石说“厥逆生虚痰”。

十五至十七句写亡友去世的情况。“逮于易箦辰,皮骨余崆嵌”,是说他在临终之前,皮肤骨头还有皱纹,可见死得很慢。“遗书属清俭”,是说临死前嘱咐家人把家产留给贫苦人。“圣俞”,指苏轼。苏轼为人正直,生活俭朴。“遗书属清俭”,是苏轼的遗命。“终始真无惭”,是说苏轼一生清廉,死后也不愧对他的一生。苏轼去世后,王安石写了一篇祭文,其中说苏轼“以天下养其私”,“一介不以累其心”,可见他对苏轼是十分崇敬的。苏轼去世,王安石悲痛地说:“呜呼!轼之将死,其言犹在耳,况其生乎!”

十八、十九句写苏轼死后的情况。“圣体素彊”,是说苏轼身体健康,没有疾病。“药石性所谙”,是说苏轼懂得用药物治病的道理。苏轼曾患过病,后来完全好了。

二十至二十四句写苏轼去世的消息传开后人们的反应。“平居察举措”,是说苏轼平素注意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敢以不寿占”,是说苏轼担心自己的寿命不长。苏轼曾说过:“某年已六十,而方有子息,岂非命耶?”意思是说:我年纪已经六十,却还只有儿子,难道不是命运吗?这里说苏轼担心自己寿命不长,是说王安石担心自己死得太早,辜负了苏轼生前对自己的期望。

二十五至二十七句写苏轼去世后人们的悼念活动。“一时群吊集”,是说一时间有许多吊唁的人来了。“未信犹窥觇”,是说有些人不信,还在偷偷地观望。这两句写出苏轼去世的消息传开后人们的反应不一,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

二十八句写悼念亡友的心情。“兴言念三子”,是说兴起思念之情想到三个儿子。王安石有三个儿子,长子王雱,曾任宰相;次子王绎,曾任翰林学士承旨,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三子王元泽,是王安石晚年最钟爱的儿子。

二十九、三十两句写悼念亡友的泪洒衣袖上的情景。“举袂涕已沾”,是说举袖擦眼泪,眼泪都洒在衣袖上了。“英贤能几何”,是说英雄豪杰能有几个人!这两句是说人生如梦,英雄豪杰何其少呢!

【译文】:昨天夜里有驿使来,敲门送来信函。

呼唤奴仆取信进来,就在火炉旁打开信封。

不疑赋诗写长篇,内容是关于燕地的事。

痛惜江陵与梅花一起凋谢,继母相继死去。

唉呀啊!知道他们二位的结局,还不知道他们三位的结局。

请从北行官署后面,听我讲述你的事情。

邻几虽然病重很久,开始还是可以早晨入朝拜见皇上。

喝粥渐少,出现四肢厥冷,生起虚痰。

等到去世的时候,只剩下皮骨和床铺相叠。

寄出的信嘱托要节俭,始终没有惭愧之心。

圣俞吃寒冷的食物,外部受到风邪的影响。

愚医误用了泻药,导致身体更加衰弱。

虚弱气喘向上走,不能再进行针治。

他说从良友那里得到好处,地下的心愿也是甘心的。

钦圣体素强健,用药石治疗很有经验。

平常观察他的举止动作,不敢说自己有病。

忽然暂时卧床休息,公文文件没有耽误办理。

讣告传来大家都惊讶,不相信还偷偷地观望。

提起哀悼先人的事,手挥衣袖泪水沾湿衣襟。

英杰和圣贤能有多少?死者的足迹相互接连。

我怀疑世上美事多的是,大多都是神鬼所忌讳的。

茫茫的生死之间,蓍草和龟甲难以穷尽探索。

忧愁来临不可忘记,整天心烦意乱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