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帝老倦勤,荐禹为天子。
岂有复南巡,迢迢渡湘水。
至德远无象,异论纷纷起。
意疑大圣人,奸憸亦如已。
乃知中下士,何由逃谤毁。

【注释】

虞帝:舜帝。舜为有虞氏,故称“虞帝”。

老倦勤:年老而疲倦。

荐禹:推荐大禹治水有功,可以担任天子之职。

岂有复南巡:难道还会南巡吗?

迢迢:远貌。

至德:最高的道德。

异论纷纷起:各种议论纷纷而起。

意疑:怀疑。

中下士:指平庸的人。

何由:哪里能够?

逃谤毁:逃避诽谤毁谤。

【赏析】

《虞帝》,乐府古题。此篇咏虞舜的圣德,借颂扬其功德以警戒世人,劝人行善。全诗八句,分两层。前四句写虞舜因德高望重,被推荐为天子,但并未南巡,而是继续治水。后四句写他虽有至高的道德,但仍然有人对他产生疑虑,甚至诋毁他。

诗的前四句,写舜帝的圣德和圣明。舜帝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王,他的品德、才能都很高超。然而,由于他的圣德过于崇高,所以在当时并不被大家所认识和理解。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德行与才能,舜帝便被推荐为天子。在舜帝成为天子之后,他并没有停止治理国家的工作,而是继续努力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人对他提出批评意见。这些批评意见虽然来自一些平庸之人,但他们却毫不客气地指责舜帝的行为。这不禁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诗的后四句,写舜帝的圣德虽然很高超,但却仍然有人对他产生疑虑,甚至诋毁他。这些质疑和诋毁的声音来自一些平庸之人,他们并不了解舜帝的真正品行和能力。然而,这些声音却像野草一样顽强地生长着,不断地蔓延扩散开来。这种声音虽然微不足道,但却足以让一些人对舜帝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因此,对于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这些质疑和诋毁的声音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首诗通过对舜帝的描绘和赞美,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能干和高尚,也难免会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和诋毁。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表面现象或者片面之词,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品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