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雨水云来访我,西窗剪烛话辽东。
百千万事掷天外,一十四年如梦中。
琴到拙时方得趣,酒于愁处恰收功。
明朝又挂孤帆去,江海茫茫正北风。

这首诗是诗人汪元量在南宋灭亡后,被元军俘虏,流放至北方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身世浮沉的感慨。

  1. 今雨水云来访我,西窗剪烛话辽东。
  • 注释:今天水云(即雨水)来探访我,我们坐在西窗前剪烛谈论辽地(指沦陷区)的事情。
  • 赏析: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诗人独坐西窗剪烛,与友人共话辽地的情景。次句则转向叙事,表达了诗人在北国沦陷区的孤寂和无奈。
  1. 百千万事掷天外,一十四年如梦中。
  • 注释:无数纷繁世事仿佛抛到了天上,这十四年的流离失所就像做了一场梦。
  • 赏析:第三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悲愤和迷茫。他感叹世间的纷扰和变迁,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漂泊无依。
  1. 琴到拙时方得趣,酒于愁处恰收功。
  • 注释:只有在琴艺不精的时候,才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酒入愁肠时,恰好能够解忧。
  • 赏析:第四句以琴喻人,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同时,他也在酒中寻找慰藉,认为在忧愁中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人深受感染。
  1. 明朝又挂孤帆去,江海茫茫正北风。
  • 注释:明天又要挂起孤帆出发,面对着辽阔无际的江海,只能感受到北风吹拂的凄凉。
  • 赏析: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他知道自己即将离开故土,面对的是广阔的江海和凛冽的北风,这种景象让他倍感凄凉。然而,他也明白自己无法逃避现实,只能勇敢地面对。这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对话、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挣扎和坚韧。他的诗作既有深沉的感慨,又有豁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