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松关路,门开对洞天。
山神曾献地,海众此安禅。
钟磬开岩谷,楼台跨石泉。
高峰智者塔,长与赤城连。

【注释】:

十里松关路,门开对洞天。

山神曾献地,海众此安禅。

钟磬开岩谷,楼台跨石泉。

高峰智者塔,长与赤城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国清寺时所写。国清寺为唐开元年间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回国途中所建的寺院,位于浙江天台县,距国清宫不远。国清、赤城两山相对,故有“双峰对峙”之说。

第一联:“十里松关路,门开对洞天。” 描述了国清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松关路是指通往国清寺的道路两旁种满了松树,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国清寺则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寺庙。它坐落在天台山脚下,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第二联:“山神曾献地,海众此安禅。” 表达了对山神的敬仰之情。山神作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灵之一,以其神通广大和崇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敬仰。而海众在此安禅则暗示了这里的山水之间和谐相处的景象。

第三联:“钟磬开岩谷,楼台跨石泉。” 描述了国清寺的建筑风格和周边的自然景观。这里既有古老的钟磬之声回荡于岩谷之间,又有楼台跨立在石泉之上。这些建筑与周围的山水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四联:“高峰智者塔,长与赤城连。” 表达了对智者的赞美和崇敬之情。智者作为古代贤者的代称,他们以智慧和才能著称于世。而这座山峰上的智者塔则是他们的化身和象征。同时,这座塔也与赤城的山峰相连接,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国清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敬佩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