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之子来何所。尽相猜相语。夜宿玉堂空,见火轮飞舞。
凡心有虑尚依然,复归指、维舟沙浦。回首已茫茫,叹愚迷不悟。
【注释】
太清:即天庭,指天上。
渔舟之子(子:儿子):诗人自比。
猜相语:相互猜测、议论。
夜宿玉堂:夜晚住宿在华丽的宫殿中。
火轮飞舞:指星斗灿烂,如火轮飞动,喻指繁星闪烁。
凡心有虑尚依然:凡人之心,即使有所顾忌和顾虑,仍然如此。
指:指南方的星辰。
维舟沙浦:停船于沙滩边。
茫茫:无边无际。
愚迷不悟:愚昧无知,不能觉悟。
【赏析】
《太清舞》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抒写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对现实不满的愤懑情绪,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内容。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夜宿华美宫殿,观瞻繁星,感慨人间世事;第三、四句写诗人思乡之情,感叹自己身处异地,不能归去;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时世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
首句“太清舞”即指天庭,暗点出此诗的题材背景。“渔舟之子来何所”一句,诗人化用屈原的《离骚》中的“渔父之词曰‘汝何博謇兮,终然为夫君’”,意思是说,渔父的儿子来到朝廷,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呢?言外之意就是,渔父的儿子到朝廷来,一定是有某种目的和用心的。“尽相猜相语”二句,进一步渲染气氛,暗示渔父的儿子到朝廷来的用心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
“夜宿玉堂空”,写渔父之子来到京城后,并没有直接去拜见皇上,而是选择了一个幽静的地方住了下来。“夜宿玉堂空”四字,既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也为下联铺垫基础。“见火轮飞舞”两句,写诗人所见之景,也即下文所说的“凡心有虑还依然”。这里的“火轮”指的是天上的北极星,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南辰”,因为古人认为北极星位于南方天空,所以称其为“火轮”,“飞舞”一词形容北极星忽隐忽现地移动。这里运用想象,将天上的星星比喻为天上的“火轮”,形象而生动,富有诗意。
下面几句,诗人由天上的星星联想到人间,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不满。“凡心有虑还依然”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对渔父之子的真实身份有所怀疑,又暗示了他的思想境界并不高超。“复归指、维舟沙浦”二句,则是诗人对渔父之子的真实动机进行猜测,并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渔父之子来到朝廷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功名利禄。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抒发了自己对时世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回首已茫茫”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也表现出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和不安。“叹愚迷不悟”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