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但抱膝,将军拥和銮。
徒知许国易,未信藏身难。
功虽愆岁晚,誉已塞世间。
今人但抱膝,流俗忌长叹。
儒书所不传,群士欲焚删。
讥诃致囚棰,一饭不得安。
珠玉无先容,松柏有后艰。
内窥深深息,仰视冥冥翰。
勿要两脾消,且令四体胖。
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
【注释】
- 抱膝斋:作者自号,表示其不仕之意。
- 昔人但抱膝:指晋末陶渊明曾抱膝而坐,以示不仕。
- 将军拥和銮:意谓有才能的将领如赵云拥军于和鸾山(地名,在今四川彭县),以抗敌寇。
- 徒知许国易:只是知道为国效力是容易的。
- 未信藏身难:却不相信隐居是困难的。
- 功虽愆岁晚:虽然功业没有做到最好,但已过了年暮。
- 誉已塞世间:声誉已经闭塞了天下。
- 儒书所不传:儒书中并没有记载这样的事。
- 群士欲焚删:一群儒生想要焚烧删除这段文字。
- 讥诃致囚棰:受到讥讽和斥责就招来拷打。
- 一饭不得安:一顿粗茶淡饭也吃不安稳。
- 珠玉无先容:像珍珠宝玉一样的东西没有介绍人。
- 松柏有后艰:像松树、柏树那样经得起风霜考验的是后辈子孙。
- 内窥深深息,仰视冥冥翰:从内室深处看到外面一片昏暗;仰望天空只见一片茫茫的黑暗。
- 勿要两脾消,且令四体胖:不必忧虑自己的脾病消褪,暂且让自己的身体健壮起来。
- 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反复徘徊,大雪覆盖着前面的山岭。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当时诗人陈亮应诏上书反对孝宗“恢复”中原的计划,触怒了朝廷,被贬谪到广东,家居期间写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这组《怀古》诗就是他贬居南郑时所作。全诗八首,每一首诗都是一首七律,内容都是借古人事迹表达自己遭贬后的感慨。这些诗都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思。
第一首起笔二句:“昔人但抱膝,将军拥和銮。”这是说,古代有才德的人,常抱着膝盖坐着,表示不仕之意,而英勇善战的将帅却常常拥兵在外,保卫疆土。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忠臣良将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的不幸遭遇。
颔联两句:“徒知许国易,未信藏身难。”“难”字用得极为深刻,它既表明了作者对隐居生活艰难险恶的认识,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恐惧和厌恶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颈联两句:“功虽愆岁晚,誉已塞世间。”这是说,虽然他的功劳尚未达到巅峰,但他的声誉早已遍布天下。这一句既表达了他的无奈之情,也揭示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和悲观失望。
尾联两句:“儒书所不传,群士欲焚删。”这是说,那些被儒家书籍记录下来的事情,如今却成了人们议论的对象,甚至有人想要将其焚烧销毁。这一句既表达了他对传统观念的反感和批判,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失落感,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理想和信念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