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
寸壤不容隙,仅能充岁粮。
间或容堕懒,曷能备凶痒。
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
野氓集广廛,众贾趋宝坊。
惇本诚急务,戒其靡愆常。
兹会良足喜,后贤勿忽忘。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安福寺的登塔之作。诗的前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蜀地人民勤劳、务实精神的赞美。第五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为国家提供粮食的感慨。第六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偶尔会懒散的生活态度的理解。第七句则是作者对农桑的重要性的认识。第八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商人诚信经营,遵守法律的态度的肯定。第九句则是对后人的提醒,希望他们不要忘记这些优良传统。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成都市民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蜀民勤劳务实、诚信守法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状况。诗人用词精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首联“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四川作为一方乐土,其民众却勤勉胜过其他地方的特点。这里的“乐土”不仅指自然风光秀丽,更暗含了天府之国人民生活的安定与繁荣,而“勤过四方”则是说四川人民勤劳的精神已经超越了其他地区。
颔联“寸壤不容隙,仅能充岁粮”,进一步描绘出四川的广袤土地和人民的辛勤劳动相结合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对土地面积的描述,强调了四川人对土地的珍惜,也反映了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的努力。同时,“年粮”一词则直接点明了四川人民的生计方式,即依靠土地来维持生活。
颈联“间或容堕懒,曷能备凶痒。”则转向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在这里,诗人指出,虽然四川人民勤劳务实,但偶尔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偷懒的情况。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明他们的全部。因此,诗人强调,真正的问题是他们不能因为偶尔的懒惰而影响到国家的安危。这里的“凶痒”指的是国家的大事,而“曷能备凶痒”则是要求人们时刻保持警觉,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尾联“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正因为有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商家的诚信经营,才能使得社会的供需关系正常运作,市场繁荣兴旺。这里的“农桑具”既是指农业生产,又是指商业贸易,两者都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时相望”则意味着这种供需关系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最后两句“野氓集广廛,众贾趋宝坊”则是对成都市民生活的描绘。在这里,诗人通过“野氓”和“众贾”这两个群体,展现了成都市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而“宝坊”则是指繁华的商业街区,是人们购物、交流的地方。这两句诗句不仅描绘出了成都市民的生活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成都市民生活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蜀民勤劳务实、诚信守法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状况。诗人用词精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