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山翠交锁,何处瑶台天上堕。台前吟久忽登楼,楼前开窗天入座。
留天且莫放天归,问天明月来几时。青天推月上云表,使我对月自问之。
试问月中玉妃子,人言羿妻无乃是。夜夜清风为作媒,欲把冰姿嫁谁氏。
桂子婆娑今几秋,蕊宫珠殿何年修。吴刚执斧胡不休,玉兔银蟾犹更留。
我闻明皇排空听,又闻李白骑鲸水中捉。至今天上弄银盘,依旧万星攒碧落。
但见一轮月在天,如何千江千月圆。月还似水水似月,千眼所见皆同然。
今方得月为诗侣,月亦有情但无语。延月不久月竟归,我欲乘风游玉宇。
诗句翻译:千山万山翠交锁,何处瑶台天上堕。 译文注释中解释“翠交锁”形容山峦重叠,如同绿色的锁链一般;“瑶台”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境,通常与月亮相联系;“天上堕”则暗示着月亮从天而降,仿佛是从瑶台之上坠落。
诗句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月亮的无尽想象。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月亮的独特见解和独到的观察。
- 关键词解释:
- 千山:描述山脉连绵不断,形态各异的景象。
- 万山:强调山峰之多,形成壮观的自然画卷。
- 翠交锁:用“翠”来形容山的颜色,再用“交锁”来比喻这些山峦如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道屏障,使得景色更加壮观。
- 瑶台:神话中的仙宫,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的地方或仙境。
- 天上堕:形容月亮从天空中降落,给人以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 诗意解读:
- 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千山万山的重叠景象,营造出一种壮观而深邃的自然景观。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到视觉上的震撼,也引发了对于自然界美的无限遐想。
-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询问明月何时到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好奇和向往。这种对时间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哲理的色彩。
- 随后的诗句通过描写月亮如何进入诗人的视野,以及如何成为他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伴侣,进一步展示了月亮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将月亮比作水,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美丽和纯净。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将月亮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这不仅显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
- 情感表达: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呈现给了读者。
- 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月亮的独特见解和独到的观察。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 艺术特色:
- 这首诗在艺术上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首先,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其次,诗歌的结构紧凑有序,每个部分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深度。
《问月台苏竹庄同赋》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杰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月亮的深入探讨,展示了诗人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