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十月小春天。翼翼清都降圣贤。大抵龙飞云必动,请观二十七年前。
方今龙又当天德,即日云将拥地仙。富。
【注释】
瑞鹧鸪:一种鸟,又名山鹧鸪。
融融:温和的样子。
十月小春天:指初冬时节的景致。
翼翼:和顺、安详的样子。
清都:天帝所居之宫。
降圣贤:降临至圣贤者。
大抵:大概。
龙飞云必动:龙飞翔时,云必为之惊动。
二十七年前:二十七岁之前。
方今:如今。
即日:当天。
云将拥地仙:云将要拥戴地上的仙人。
富:富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咏叹“瑞鹧鸪”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首句“融融十月小春天”,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初冬时节的美景图。这里,“融融”形容阳光温暖,“十月小春天”则暗示着虽然已是深秋,却依然春意盎然。这种对比鲜明的景象,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中。
“翼翼清都降圣贤”,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瑞鹧鸪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喜悦。这里的“翼翼”形容瑞鹧鸪的到来十分庄重而和平。而“清都”则是天帝所居之处,象征着神圣和权威。“降圣贤”则表明瑞鹧鸪不仅美丽动人,更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
第三句“大抵龙飞云必动”,诗人进一步发挥联想,将瑞鹧鸪的到来与龙飞云动联系起来。这里的“龙飞云动”意味着瑞鹧鸪的出现必将引起天地间的巨大变化。这种联想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瑞鹧鸪的喜爱之情,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最后两句“请观二十七年前”,诗人以一种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二十七年前”指的是诗人年轻时的时代。他通过回顾那个时期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共同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斗。这种表达既深情又激昂,令人感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