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客接客,高亦接,低亦接。大儿稳善会传茶,小儿踉蹡能作揖。
家人不用剪髻云,我典唐书充馔设。唐书典了犹可赎,宾客不来门户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名为《接客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接客接客,高亦接,低亦接。大儿稳善会传茶,小儿踉蹡能作揖。
注释:迎接客人,不管身份高低,都热情接待。大儿子善于传递茶水,小儿子也能行礼作揖。家人不用剪髻云,我典唐书充馔设。唐书典了犹可赎,宾客不来门户俗。
注释:家里人不需要剪去发髻上的云朵,因为我收藏的唐朝书籍可以用来摆宴招待。即使把藏书典卖,客人也会来访,说明家中并不因没有好客而变穷。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韩愈对于家庭接待客人的态度和观念。诗中表达了他无论面对何种身份的人,都要热情招待的理念。他强调了家庭接待客人时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而是应该以真诚和热情为主。同时,他也指出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会因为不重视接待而变差,只要用心去做,总会得到客人的认可。
韩愈在诗中也表达了他对唐朝文化的推崇。他用“典唐书”来比喻自己收藏的书籍,认为这些书籍可以用作招待宾客的物品。这表明他非常重视文化教育,认为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社会地位。
这首诗通过描绘家庭接待客人的场景,传达了韩愈对文化的重视和对家庭礼仪的理解。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同时也展现了韩愈个人的品质和价值观。